第一章 迎浪

青山大运会获得普适意义上的完满成功,青山对大运会的投资巨大,再加上宣传的功不可没,一时之间以菠萝网为起点引爆的单车少女在全网的推广和传播,让自行车运动这个相对冷门的项目进入人们视野。

这种风潮一般来说都是一阵一阵,有时候没有规律,譬如一夜之间某个潮牌盛行,一夜之间某个明星红遍全网,一夜之间又可能一种减肥操,一种生活方式席卷人们的认知和日常。有人大可认为这是社会的审美和思潮方式的变迁所致,也有人孜孜不倦挖掘研究所谓这种现象形成厚积薄发的土壤和窗口,总能带来众说纷纭的观点和讨论的碰撞。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单车少女》在网络的扩散引发了人们对赛事举办背景青山大运会的关注,又加上青山市确实花大成本重金的推广和打造的硬实力,让青山市一时在全国范围内成了舆论密集曝光的重地。

不少记者和自媒体飞抵青山,打卡那些美食美景之地,有人晒出自己和大运会举办期间运动员的合影,有人深入体会青山本土的各种文化,拍了视频传到网上惊喜发现,处于流量风口涨粉不要太轻松。关于青山的相关话题一时之间登上各个风向榜单。

而这个过程中,青山市所宣传的“打造花园城市”,“耗资巨大投入的基建场馆”,都一一来了个亮相曝光,成为了无数人在社交媒体,短视频,照片围脖上发布自己照片视频中抢眼的背景,形成了个追捧的现象。

还不光是对内的,大运会期间在青山的国际记者和媒体,亦在国际上辐射出很多褒美评价,克罗的《晨报》,巴联邦的《圣保罗日报》都有专题。

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体育报纸意忒利《米兰体育报》的主编切西尼回国后立即撰了一篇“雄文”,从现代化,古文化融合,相关商品的物流线下线上销售,对城市的发展旅游收入影响等各个方面论证了这届青山大运会的“伟大”和“载入史册的成功”,很是吹了一波,他的国际社交媒体账号下面更是飙出了几个k的留言。

这种效应这让国内不少城市一时都极其眼红,没想到青山市一下声名鹊起,各城市政府方面组织的学习考察团,也在陆续源源不断的赶往青山“取经”。

当然一些对于风向和城市运营走在国内前列的一线大城市而言,则是感觉到了压力,也没想到青山市居然剑走偏锋,居然藉由一位青年导演拍摄的纪录片,盘活了整盘城市宣传大棋。

国内老牌一线城市都感觉到了压力,而一些和青山本就在争夺新一线的城市则更感兵临城下的威胁,甚至直接开创了政府举办一波波文化产业碰头会,邀请名流座上宾,开始突击,大有依葫芦画瓢举荐出头部“大将”,磨刀霍霍的开创自家城市宣传战的模式。

现今时代,各大城市之间也讲究“流量密码”,而无论什么时候,对人才的竞争都是处于战略第一高地。

城市要发展,要拉动投资经济增长,要获得内动力,就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涌入,要外界愿意投入资源和城市共同增长,那么如何留住这些人才,如何吸引外部资源,一座城市讲好自己的故事,并且做出了成绩,还能将这些放大宣传出去,这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毫无疑问青山这场宣传战役打得极其漂亮,借着大运会之势在国内激烈的城市角逐之间翻红杀出,像是一条鲶鱼,搅动得国内各大城市竞争策略急剧变化,无数研究这个方向的媒体和专家学者也看到了这个变动。

《这个青年导演不一般,竟以一人之力改变国内未来城市宣传竞争格局!》《以青山大运会的宣传突围传播效应来看华国城市竞争新玩法,百舸争流,谁能在新时代脱颖而出?》有好事的媒体和研究者写就的此类文章登上了各大参物。

但也有一些人质疑是否太过夸张,因为毕竟陈一闻还是个在校大学生,虽然天才确实存在,然而说到底,以“一己之力提升城市竞争力”这种说法听来就刺耳,很多人看来这一切不过是机遇使然,这种飞誉实在有些过。

所以也出现了“虽然那个陈一闻确实有才华,但青山这回无非是运气好,所有事都走在了正确道路上而已……”“青山还是缺人啊,这种时候,顶上来的也只是拍了一个自行车赛纪录就被捧起来的小年轻,资历尚浅,说到底还是青山本土人才的薄弱。”这类说辞。

陈一闻倒是成为了青山的一大宝贝。

余碌市长和陈一闻合影留念,转头就把照片发到了自己朋友圈,配文是:“这个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是我们青山宣传的突破点,打了一个翻身仗,未来将是一颗巨星,是我们青山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