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卖方市场

“诸位, 请随我来。”

一个仆役打扮的年轻男子见帖子上的所有人都已到齐,便按照吩咐将他们往里面领。

大家还没来得及失望这间茗正轩只是乡下一座大房子,而不是他们设想中品茗论道的清闲雅地,便被一路所见震惊了。

从大厅往里, 每处走廊上都摆着大大的笸箩, 笸箩架在长凳上, 里头全都是青绿的茶叶。这些茶叶叶子大些,一根芽上长着两三片叶子,和最为鲜嫩的一芽一叶相比自然要粗糙些,炒制好后泡出来的茶汤, 却比一芽一叶泡出来的更浓郁些。各人饮茶口味不同,有些人倒是更喜欢这种。

每个笸箩旁边都坐着一两个人, 他们正低着头认真挑拣里头的茶叶, 把老梗或残叶或混进去的其他杂质挑出来, 待水汽晾干后, 就可以下锅炒制了。

满眼的绿色让大家心情舒畅, 穿过第一个晾茶的院子后,一股扑鼻的茶香朝鼻子涌来。这茶香并不是泡茶时的香味, 而是更为浓郁的, 伴随着烟熏火燎,在滚烫的温度中炙烤出来的香味。绿茶原本清淡的香味在此刻显得极为诱人, 有好茶之人忍不住深深地嗅了一口,脸上透出些微醺之色,仿佛已经被这茶香灌醉了。

放眼看去,偌大的院子里架了七八口大锅, 每口锅的底下都架着火, 即使还没靠近, 光看着就让人觉得热了。锅前站着几个人,正用手在锅里翻炒着什么,随着他们翻炒的动作,茶香也更加诱人,他们这才看仔细,原来锅里已由绿转黑的竟是茶叶。

他们大致知道茶叶是炒出来的,可从没见过具体炒茶的过程。他们去南边买茶时,那些庄园主恨不得将茶山都用东西遮挡起来,哪里肯让他们看见这些?身为商人,他们也能理解,但这沧州人,为何这般大方呢?

“他就不怕我们学去吗?”有人小声问道,他家铺子里独一份的东西,如何制作是决计不肯示人的。

被问到的摇摇头:“学去,学了干什么去?从树上撸些树叶子下锅炒吗?”

呃……也是,沧州以北的地界从没听说过产茶叶的,就连这沧州,也是今年才有茶,不然这地界绝不至于穷这么多年。

有些人确实觉得很奇怪,既然山上长了茶,何至于现在才被人发现呢?但细想一下,就能明白。上山的都是没喝过茶的百姓,认识茶的人从来不会上山,何况这茶树和炒制好的茶叶相去甚远,就算看见了,大概也不会将它们混为一谈。

这群人兴致勃勃地看了好一会炒茶,那几个汉子甚至想亲自上手翻炒几下,然后被礼貌地劝服了。在领路人的提醒下,这群人继续往里走去。

这又是一个院子,院子里有许多人,他们有的在裁纸,有的拿着杆小秤在称晾凉的茶叶,把它们按照半斤,一斤,两斤的量分好,有的则用纸把这些茶叶包好系绳,然后在封口处盖上一个红印,上头写着“沧州绿”这三个大字,想来应该是徐管事寄了信回来,将这件事告诉了他们。

每个人的动作都这么麻利,整齐的流水线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也让这群人看得眼花缭乱。

看了一会后,再往里走,院子显得小了很多。在一处空地前,摆放着很多把椅子。带路的仆役请他们随意坐下后,便退下了。

这些人按照亲疏远近的关系各自坐下,忍不住就刚刚看到的那些流程展开了讨论。这一趟前来,可谓是大饱眼福,比他们之前所想的一群人坐在一起品茗聊天要有意思得多。

有些人看完这些流程之后,忍不住心中一动。既然这沧州可以种茶,那他能不能在沧州自己买一块山地种茶卖呢?这样就不用担心来年茶叶生意被人捷足先登了。

在这些讨论声中,有人注意到,两个男子从一侧的门里并步而出。其中一人虽身着便服,可周身的气势和绝佳的容颜却并非一件衣裳能遮挡住的。另一人眉眼带笑,看起来俊秀活泼,让人一看就觉得亲近,仿佛家中子侄一般。

“各位客人远道而来,江某招待不周,还请不要见怪。”俊秀的年轻人朝他们拱了拱手,这些人听了,忙道不敢。

如果说茶叶是他们这几天谈论的最多的话题,那么沧州知州裴澈和他的男妻便是众人津津乐道的第二话题。无论是圣旨赐婚,还是二人之间悬殊的身份,都能引来人们的猜测。

他们猜测的内容和梁京之前的那些人也差不多,只是商人警惕,凡事更喜欢阴谋论,在他们看来,这桩婚事被逼无奈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其他可能。

然而在见到这两人后,他们却意识到自己错了。因为从一进门开始,那位出身于国公府的天潢贵胄的视线,就没从他的男妻身上移开过。他带着淡淡的笑意,温柔地注视着和他们打交道的俊秀青年,这种自然而然的感情流露,绝对不是能够装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