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2/2页)
他确实要用心写这篇文章,把对外开拓的事情,讲清楚,说明白。
其实对外开拓的核心在哪里?
是不是把人送出去就行了?
或者就是开阜通商,做生意赚钱?
张希孟觉得这都不是对外开拓的真意。
首先,对外开拓,既然是走出去,就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拥有制定规则的权力,如果谁敢不听,就举兵讨伐,严惩不贷!
根据这一条标准,纵观整个中国历史,真正的对外开拓,其实不多。
抛开先秦的分封诸侯,严格算起来,只有两次。
依次是汉武帝通西域,一次就是郑和下西洋。
汉武帝刘彻,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历代帝王,文治武功的一个巅峰。
他为了对付匈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历经十二年,张骞返回,大月氏不复当初,按理说寻找盟友的原定目标已经错过了。
但是汉武帝并没有就此打消念头,而是继续派遣兵马使者,经略西域,并且设立西域都护府,派兵驻扎!
这一点非常重要。
正是有了驻军,西域诸国,才要听从大汉的号令。
丝绸之路的东段,牢牢掌握在大汉手里。
而且汉人还不满足这些,派遣使者,继续向西,甚至要寻找所谓的大秦。
这种把商路置于自己掌握之下,努力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才是大汉留给后世的最宝贵财富,最珍贵精神。
同样的,历史上永乐朝七下西洋,派遣庞大的船队,不光是大明的近海,包括印度洋,都纳入了掌握。
海上丝绸之路,悉数归于大明掌握。
有不服管教的,立刻派兵讨伐,三宝太监,也是灭国无数的狠人,只不过这些国家在大明的眼里,和一个个的村子差不多罢了。
没有武力保驾护航,不能掌握制定规则的权力。
这样的向外发展,根本算不上开拓,只能是被动打开国门。
张希孟不吝笔墨,盛赞大汉之后,不由自主就把鄙夷的目光落在了赵宋身上。
苍天原谅,张希孟真不是要黑大宋朝。
只不过他纵观历史,想要找一个反面教材,而且大家还比较熟悉的,那一定是大宋。
没办法,赵家人的拉胯,根本没救!
众所周知,赵宋对外贸易也很发达。
甚至发达到了倭国派遣女子,来到大宋春风一度。
很多人提起这事,都觉得特别骄傲,那叫一个自豪。
只不过要想真的成为壮举,被后人敬仰,不该是主动出兵,跑去倭国,播撒后人吗?不愧是赵宋的男人,就是喜欢被动的。
这还只是北宋的光荣事迹,等到了南宋,就更丢人了。
其实南宋以半壁江山,坚持一百多年,财政收入十分丰盈,海外贸易贡献极大。
泉州等地,都是当时著名的港口。
如果赵宋是有出息的,那就发展海军,掌控航路,牢牢抓住贸易的红利……要这是能做到这一步,没准赵宋还能推了金国,报仇雪恨。
可接下来的问题就搞笑了,赵宋根本没控制住海上航路,反而把本土泉州的控制权,拱手让给了胡商。
等蒙古人杀进来的时候,赵宋皇室逃到了泉州,险些被团灭。简直是千古笑柄,丢人到家!
这种开放国门,通商贸易,又有什么意义?
不能主动掌握贸易权力,不能控制商路,没有强大的武力,保驾护航。
还真不如关门闭户,老老实实过安稳日子呢!
张希孟总结不同,最后做了干净利落的总结。
对外开拓,必须学习汉朝。
主动打开国门,主动控制商贸,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规则!
绝不能是被动开门,不能把贸易权力交给别人,不能受制于人。
张希孟很明白讲清楚,过去大家伙担心对外经商贸易,对外移民,会产生种种问题……这些担忧,归根到底,都只是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掌握贸易主动权。
就这么简单!
比如很多人觉得,向外移民,损失劳力,会影响粮食赋税……可问题是他们人到了海外,能得到百倍土地,能产出更多的粮食。
顺利运回来就是了,足以填补那点损失。
之所以会担心,就是因为不掌握贸易主动权,没法把粮食运回来,人走了,那就是单纯的损失。
张希孟最后甚至毫不留情调侃了一句……大明之所以对粮食安全有疑虑,完全是对大明海军的不信任!
常遇春,你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