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成亲后的第二天(第3/4页)

顾见山道:“我请四哥喝酒赔罪可好?”

顾见舟看看左右,这是家事,别人想管也管不得,就跟着顾见山去了。

顾见山让春台回府说一声自己中午不回去了,顾见舟也和松林说了一声,兄弟俩就去吃酒了。

找了一个小酒馆,价钱也实在。

但酒摆桌上,两人只一人一杯,就没再碰过,从前顾见山没成亲,顾见舟不好跟他说成亲之后的事,如今他成亲了,竟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

顾见舟说的无外乎是别怪郑氏和永宁侯,更嘱咐顾见山好好过日子。他摸了摸袖袋,想给顾见山一点新婚贺礼,可身上就一点银子,实在拿不出手。

顾见山懂,他道:“四哥的心意我领了。”

顾见舟干笑两声,幸好付饭钱的银子有,不至于太丢面子,“行了,已经成家立业了,四哥还不如你呢,我也知你在西北辛苦,何时离京,说一声。”

顾见山心中五味杂陈,他应道:“嗯,我记着。”

两人成亲,知道的不知道的,如今都知道了。

顾见轩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只庆幸郑氏要给他说亲的事知道的人少,才不至于让姜姑娘太难堪。

现在不该叫姜姑娘了,应该叫五嫂。

喜欢自然是有一点喜欢的,可君子不夺人所爱,嫁给五哥,比嫁给他强。

顾见轩不急着成亲,想先立业,再成家,只不过他还有妹妹,不好耽误妹妹的亲事。

顾湘君今年十五了,一月份及笄,等兄长娶妻之后,她也该议亲嫁人了。

郑氏一直在给两人相看,两人在侯府住了将近两年,日子久了自然有情分,只是如今事多,郑氏打算先让顾湘君回汝林住一阵子,等风声过去了再回来。

顾湘君自然乐意,她也想家,便收拾东西回汝林了。

顾见轩则是没法走,哪怕幼子说了燕王没死,顾家也不敢赌。

若是秦王逼宫呢,万一秦王最后坐上了那个位子,又当如何?

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幼子成婚了,郑氏心里也没什么牵挂了,孙子孙女的婚事用不着她操心,她只盼着风波早点过去。

而韩氏如今盼的可更多了,只是她在府中养病,什么都不知道。

伺候的丫鬟不许出府,顾见风不许她见别人,偶尔能见见顾宁远,但韩氏不敢乱说。

顾宁远来看她时哭着说到底做了什么事惹祖母不快,去认个错好了,祖母心软,肯定不会计较。

韩氏回想在侯府的几年,婆婆的确心软,哪怕对待下人,也是极好的。

她知道自己犯了不少错,婆婆都轻易揭过,而今怕是不能了。韩氏心中有悔意,摸了摸顾宁远的脑袋,让他听先生的话,用功读书,她一切都好,不必挂心。

两个女儿常过来看她,只是年纪小,不懂事,更不知发生了什么。

到了晚上,韩氏才知姜棠和顾见山昨儿成亲。

她愣了片刻,神情有些恍惚,她不明白的是,为何姜棠一个丫鬟出身的,越过越好,还嫁给了顾见山。而她明明都是世子夫人了,到头来却要一无所有了。

好像是因为陆锦瑶,又好像不是,纵使韩氏不想承认,也知道她到如今的地步和陆锦瑶没什么关系。

陆锦瑶从没和她争过什么。

立世子之后,她因为秦王想开了,而陆锦瑶则是退到该退的位置上,仔细想想,她一直都是和自己过不去。

韩氏心里发苦,觉得对不起顾见风,对不起顾宁远,也对不起两个女儿,有这样的母亲,日后嫁人了是不是会被婆家看低。

她心里是盼着秦王能继位的,可一直没消息,韩氏也是六神无主。

有时她想,干脆死了算了,顾忌外面,侯府也会说她是病死的,可终究还是舍不得儿子。

而顾见风自那日起,倒是没消沉着郁郁寡欢,而是尽自己最大可能赎罪。顾见山成亲,他还让小厮送了礼过去,这是他做兄长的唯一能做的了。

贺礼顾见山收下了,但对长兄,他也不知说什么。不恨却怨,怨他识人不清。

侯府的事顾见山没法做到不介怀,可毕竟不是顾见风所为,作为兄弟也无法指责长嫂,唯一庆幸的是因此娶到姜棠,而侯府的事,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若是一开始就发现,还有转机,如今,顾见山也无能为力。

永宁侯不关心幼子的婚事,他估摸着燕王回来后,怕是要立太子了。

到时清算,秦王恐怕要落个幽禁的下场。

永宁侯能感觉到这个家已经彻底散了,各房都在为自己打算,虽然二房三房不知究竟发生了何事,但毕竟在朝中为官,慢慢也能觉察出来不对劲来。

永宁侯没办法要求众人劲往一处使,但怕那一丝的可能,也不敢这会儿分家。

为此,他还让郑氏把笑收收,别让外人看出端倪来,郑氏在心里哼了一声,自己在心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