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独自生活的第二十天(第2/4页)

安阳暗自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她倒是不急着吃,只不过一会儿出门的时候可以在孙大人钱大人面前提一提。

兴许有奇效。

安阳道:“你这般开铺子,倒是为滇南人解了燃眉之急了,还解了我的口腹之欲,可谓一举两得。”

姜棠其实没想那么远,她铺子才用多少菌子。不过一举两得是好事,她也没必要把功劳推了,“郡主喜欢就好,大家别光顾着说话,快吃呀。”

在座几人,姜棠都见过。

安宁郡主是安阳的表妹,而另一位小娘子,家世普通,但人极好。

虽是贵女,却只是贵气没有架子,可亲可爱。

一边吃饭一边说话,时间过的也快。

菌汤锅新鲜,三人又是第一次吃,每个人都吃了八九分饱。

最后把红糖糍粑也给吃了,这个是炸过的,撒上黄豆面和红糖汁,咬下一口甜香十足,又软糯弹牙。

吃过饭出来出来,安阳跟着姜棠坠在后面。

姜棠把及笄礼的请帖递了过去,“腊月二十二是我生辰,请郡主过来参加我的及笄礼。”

及笄,原来姜棠才十五岁。

安阳诧异姜棠年纪如此小,她把帖子接过,应道:“那日我定然过来。”

姜棠笑了笑,“那我等着郡主,郡主慢些走。”

安阳走得慢,见门口孙大人钱大人还在吃,稍稍抬了声音问道:“我又忘了,这菌菇是哪儿来的,和咱们这边的不大一样呢。”

姜棠耐心解释道:“是滇南运过来的,滇南山林多,菌菇也多。当地人采了晒好,运过来不占地方也不怕挤压。现在从西往南的运河不是开了吗,运东西更方便了。”

离得虽远,但不到三五日就能送到,随水而下方便快捷。

安阳这下不再问了,“那我让人去打听打听,若是买了过来对滇南百姓也是一门生计。你这儿吃食可真好吃,我改日再过来。”

今儿是姜棠请的客,改日再来吃肯定就是自己掏银子了。

唯一没想到的就是能在这儿遇见朝中大臣,安阳放心多了。

姜棠把安阳郡主送走,就回家了。

铺子她打算开到二十一,然后给帮工和掌柜的都放半个月的年假,等初六再开业。

正好能把及笄礼这天空出来。

到时提前几天和店里的客人说一声,省着想吃的人再过来白跑一趟。

小吃摊具体到哪天看刘大嫂她们吧,虽说赚的钱她拿大头她们拿小头,但一天一钱多银子也不少。

一个月三四两,比做丫鬟的月钱还多。

多赚点银子过年就能多添置些东西。

姜棠问过之后都不打算早早休息。

松山书院腊月二十五放假,王氏打算摆摊到腊月二十五。

不过她男人休假早,到时候帮忙摆摊带孩子,她还能轻巧些。

陈家娘子得看码头工人啥时候走,这个摊子许多人都盼着呢。不过这些人都得早回去赶着过年,她估摸着干到二十三四就不干了。

刘大嫂想多干几天,好置办年货。过年盛京街上更热闹,谁不想热热闹闹地过年,那得有银子呀,没银子说个屁。

姜棠还要准备给三家送年礼。

她一人立户,人情走动也得花心思,像陆锦瑶这边,郑氏那儿,还有安阳郡主都得送年礼。

不过这都是礼尚往来的事儿,也不是单给不收,姜棠就没多在意花出去的银钱。

及笄礼那天再请刘大嫂她们,差不多就行了。

等到腊月十五这天,姜棠让刘大郎和客人说火锅店二十二就不营业了,大家到时不必再过来了。

姜棠以为说一声就行了,谁知第二天过来时被几个客人叫住了。

都是熟面孔,又常常在这儿吃饭的,姜棠对他们很是客气,笑着问道:“可是饭菜有什么不合心意的,这个好说,什么不好吃……”

钱松明觉得好吃极了,可不是因为这个,他摆手道:“东家,不是因为这个,我是想说铺子能不能晚点歇业。二十一也太早了,怎么也得开到二十五呀。”

钱松明并非胡搅蛮缠之人,铺子晚点关门也能多赚钱,这世上怎么还有人不愿意赚钱呢。

姜棠为难道:“只能到二十一了,二十二这天我得用铺子。”

钱松明多嘴问了句什么事。

姜棠笑了笑道:“那天是我生辰,想在火锅店这儿办及笄礼,所以不能开业了。也提前祝大家过个好年,如意吉祥。”

既然这么说了,钱松明铁定不能再纠缠了。

只不过及笄礼,也有席面吧,姜姑娘准备的席面肯定差不了。

而且姜姑娘前阵子帮了他们,孙大人虽向皇上提及此女,但皇上并未立刻嘉奖,或许这份奖赏又要落在顾见舟头上,如此一来,他们倒是欠姜姑娘一个人情。

这边及笄礼,他可以携夫人过来贺礼,也算全了这么多天吃饭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