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曦月(第6/12页)

卫曦道:“越靠近明宫越是这样,如果是寻常人倒是无事,只有修行之人才会受此影响。你习惯了就好,跟我来,走不动了就歇一歇,不要勉强。”

这片废墟规模不小,在废弃前应当住了不下近万人。一条白石铺就的大道将其一分为二,从沿途残墙断壁上可见昔日的繁荣。

现在这里只是一片鬼域,被海气笼罩着,充满了阴沉寒冷的气息,已全无生人痕迹。

隐隐约约的呜咽声在耳边回响,虽然明白那只不过是风声罢了,却依然让人觉得心神不安。墨凐强撑着走完这条路,到了尽头后已是手脚俱软,而卫曦却望着高处说道:“这座山上就是明宫,我平常就住在此处,你想来找我的时候,顺着这条山路直走到顶。”

她提着灯就要往山上走去,走了几步后发现墨凐没有立刻跟上来,回头一看才察觉不对。

卫曦站在阶梯上,也没有走下去搀扶的意思,平和道:“还走得动吗?”

墨凐不答,紧咬牙关,拼尽全力才从那重压之下走到她面前。卫曦高举灯盏,那光芒便如银纱垂落,将墨凐从头到脚笼罩住了。

墨凐脸上渐渐有了些血色,卫曦负手而立,微笑道:“第一次来是有点难,以后多来几次就好了。我只带你走这一次,以后的路都要靠你自己上来。”

墨凐缓了口气,低声道:“原来修行竟是这般艰难,我年幼时常想着去修仙问道,有次在雪山上无意间救了一个人,误把她当成了仙人,还想拜她为师,跟着她在雪山深处修行,如今看来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卫曦不予置评,把灯盏递给她:“拿着。”

墨凐被那灯光一照,顿时轻快不少。提着灯走在卫曦身后,墨凐紧跟着她向山上走去,一路上二人怀揣心事,各自沉默不语。等到了山上,卫曦方道:“那就是明宫。”

这座宫殿通透如水,仿佛已经和海幕融为一体,简直不像人力所能建造出的。如巨斧将一山劈开,宫殿坐落在高处,其下便是云雾浩荡的渊谷,两峰之间有一道石桥相连,能从此处到达明宫前。

墨凐环顾四周,顶峰清清静静,山下风光一览无余,确实是个静修的好地方。从此眺望,能看到头顶不断变幻色泽的海水,日光如游鱼,在其中短暂穿梭,瞬息便消失不见了。

卫曦不过那座桥,在原地停下脚步,转身道:“从今日起,我就在这里传授你修行之法,之后你仍需返回斗渊阁,五日后可再来。”

墨凐向西看去,那洁白塔身犹如一道明亮的光束,穿过重重海水到达此处,想再往上看却看不到尽头。她难以置信道:“这座塔是……”

“白塔。”卫曦答道,“只要你身处北冥,无论在何地,都能看见它。”

无论是斗渊阁还是明宫,亦或是这宏伟浩瀚的海中之国,都不及这座塔带给人的震撼。谁能相信这座塔出自凡人之手,那分明是世间唯一的神迹。

那塔身周散发出明光,莫名有种感召人心的力量,让人不自觉想要靠近、臣服……墨凐情不自禁向前走了几步,忽然眼前一暗,紧接着她像意识到了什么,脸色一变——

卫曦站在她身旁,慢慢放下手道:“看来你也明白了,最好别多去看它,也不要靠得太近。”

墨凐收回视线,为方才那种奇异之感而心惊。但卫曦却没有多做解释,只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往后你会知道缘故的。”

.

海中无昼夜之分,或许是因为有白塔的存在,总有朦胧的光照亮。每当日升月落之际,有海风呼啸而过,如千万人语,回荡在这座空城之上。但风过无痕,留在此处的,唯有亘古不变的寂寥。

墨凐在此随卫曦修行,一晃便是两年过去了。

每隔五日她便会如约来到明宫前,卫曦就在山顶等候着。待授法完毕,连寒暄都未有半句,师徒二人各自散去,可谓是干脆利落至极。

起初洛元秋与景澜并不愿围观这对师徒在做什么,一旦涉及传承之事,难免提及其中秘辛,旁人最好还是远避为妙。但偶然有回卫曦讲授符法,洛元秋听了几句后就像是两脚生根,怎么也走不动了。

墨凐此时不过初入道门,再如何天资卓越,始终也慢人一步,对卫曦所授之法也只是停留在知其始而略通一二,更别提那些精妙高深的东西了。对洛元秋来说,卫曦所言大有醍醐灌顶之效,出浅入深,往往不过是只言片语,却见解独到,正中要害;且不拘于符法,常常举一反三,引入其他法术拆解并合,究其利弊,溯其本源,与洛元秋所修元一之法略有相似之处。

洛元秋恨不能与卫曦面对面讨教一番,只可惜卫曦看不见自己。她不禁对景澜道:“看来长生不老还是有一点好处的,活得久了,再难琢磨的东西说不定磨上一磨,十年想不明白那就再想二十年,二十年想不明白就想五十年,反正总是能想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