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3/4页)

许沁玉跟闻氏过去厨房,梁义打算离开,周大庆想了想,小声问道:“许小师父,可要我留下做帮厨?”

一个人的饭菜许沁玉还是很容易做,不过她还是把周大庆留下做了帮厨。

梁义此刻就算再馋许沁玉做的吃食,也不会一点眼力见都没有,这个时候还留下要吃的,他不会厨艺,也没法留下做帮厨,先行离开。

祝太守送他出的门,出后门时,他见祝太守忧心忡忡,还忍不住对祝太守说,“大人放心,老太夫人一定会吃的。”

他就是坚信许小娘子的厨艺,要知他当初可是嫌弃许小娘子做的生滚鱼片粥,尝过后,不爱吃粥的他都能一口气喝上两砂锅的鱼片粥,甚至现在都还馋着。

可见许小娘子厨艺多了得,他不爱吃的东西都做的让他惦记。

祝太守点点头,没有多言,他甚至有些心不在焉,心里存了其他的事情。

梁义离开后,祝太守又过去厨房一眼,又忍不住看了闻氏一眼,最后担心老娘,他才过去了祝老太夫人的房里。

祝太守的妻子朱氏正守在婆母面前,婆母是寒门出生,家里并不富裕,供出她家老爷,她家老爷祝太守十八岁就中了进士,朱氏也是他中了进士之后才娶的妻,当时算是朱家看上祝太守,请了人去问了媒。

朱家也是官宦之家,但在勋贵多如牛毛的京城,朱家又算不得什么,家世只算一般般。

朱氏性情温婉,这些年同祝太守和睦恩爱,祝太守待她很好,这些年除了她,从未有过任何通房妾侍,她也很敬佩婆母,这些年婆媳感情也一直很好,所以婆母如今已到寿终正寝的时候,她这些日子一直守在婆母跟前,就怕老爷在外忙,婆母随时都有可能去了。

朱氏问道:“人可是到了?”

祝太守还在想些别的事儿,闻言点头说,“到了,已经在后厨煮朝食。”

朱氏心里头也跟着忐忑起来,“希望婆母这次可以吃一些。”

婆母已经好几日未进食,她实在担心。

祝太守过去老娘的床榻边,见到老娘紧闭双眼,眉头还是紧锁着的,老娘哪怕到了这时候,还担心着几十年前被拐走的长姐。

他忍不住回想老娘年轻时候的容貌……

……

许沁玉跟闻氏过去太守府的后厨,后厨还挺大。

祝家也是有厨子的,祝太守不重口腹之欲,厨子手艺一般,连酒楼的帮厨都不如,祝老太夫人前些日子就不怎么喜欢吃他做的吃食,祝太守便请了城中厉害的厨子来府中做饭,老太夫人勉强吃些,到这几日,几乎是滴米未进。

祝家的厨子是个胖胖的中年男子,天生一张笑脸,但这会儿紧锁着眉头,显然也是担心祝老太夫人。

许沁玉问他,“前几日来给老太夫人做饭的厨子都做的什么朝食?”

胖厨子想了想说,“朝食多是馄饨,肉羹,蛋羹,或者肉羹粥,大肉包和素菜包子,还有梗米粥和小米粥之类的。”

“暮食呢?”许沁玉又问。

胖厨子又给了回答,朝食还稍微清淡些,暮食基本都是山珍海味,都是些大肉,且太过油腻,老人家都已经这般,怕是没胃口吃这些的。

许沁玉心里有了点数。

她看厨房里虽然食材多,但都没准备好,她原想着煮点腊八粥给老太夫人喝,虽然还没到腊月,不过天儿才开始冷,喝点腊八粥最好不过,腊八粥需要的食材比较多,还得几种豆子,豆子需要事先浸泡,现在浸泡肯定是来不及的。

做不了腊八粥,她打算做红糖阴米粥,她带了不少阴米来,正好可以用上。

红糖阴米粥做起来非常简单方便。

她问胖大厨要了些红枣枸杞,先把红枣跟枸杞洗净,红枣去核备用。

红糖也事先熬煮成红糖汁。

大锅清洗干净烧热后加入一点猪油,看着油温可以时加入阴米,把阴米翻炒到蓬松爆开。

这样炒过的阴米加入适量清水,中火熬煮开后,加入红枣枸杞和红糖汁儿,再文火熬煮半刻钟就成了。

红糖阴米粥吃起来口味清淡,淡淡的红糖味,配上红枣的软糯清甜,阴米再炒开后做出来的粥除了浓稠甜润,颗粒饱满,还会有一丝丝的嚼劲儿,滋味交错着,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这个做着简单,也不用一个一个的小砂锅煲,直接大锅里就能煮出来,一次煮个几十碗的份量不成问题。

这样一碗红糖阴米粥粥,份量比许记食府的一砂锅的生滚鱼片粥还要少些,都要卖上八文钱一碗,却是人人必点的朝食。

许沁玉熬煮红糖阴米粥时,周大庆跟胖厨子闻见味后一直吞口水。

胖厨子虽面上不显,心里却跟大多数人一样,见到许沁玉第一眼就觉得她实在太小了些,厨艺恐不够精湛,但事实胜于雄辩,这个粥的香味一出,他就知道自己错了,人家虽然年纪小,但厨艺恐怕也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