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第4/5页)

天底下的读书人就那么多,元末明初稍稍有点本事的读书人,大多都做过元朝的官。无论是之前跟随朱元璋,还是之后举荐上来的文人,统统得承张养浩的恩情。

张养浩去世的时候,“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至今民间也会在逢年过节主动祭拜张养浩。

在后世,人们或许对张养浩的印象只是《山坡羊·潼关怀古》,只有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这个时代的人心中,张养浩就是元朝的“范仲淹”。

张养浩累死任上后,张家人都隐居不出,原本打算一直当个普通耕读世家,就算考科举也是隐藏家世,大隐隐于朝。

但常葳为了山东百姓居然敢动孔家庙,大明似乎真的心系百姓,张家人商量一番之后,让嫡长子张琳出仕,探探朝廷的底。

朱标没想到,这次北方举子中还能有这样的惊喜。

不,他弟子会来科举,也已经是惊喜了。现在是两个惊喜。

有了这两个惊喜,他之后的计划基本已经完美无缺。唯一的变数,就是眼前三人,是否能安抚住暴怒的学子。

“坐下吧。”朱标身为储君,此刻不好和弟弟们一同作揖。不过他之后会借用张文忠公的名声,之后肯定会去张文忠公墓前拜祭,不差这一回了,“我寻你们三人来,有很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们。”

下人们扯掉饭菜,端来瓜果,又消失无踪。

三人异口同声道:“太子请说。”

朱标叹了口气,道:“如果不出我意料,这届会试放榜,恐怕会有很大问题。”

孔佑疑惑:“老师,难道有舞弊?”

朱标摇头:“这可不是舞弊这种小打小闹的事。有人把这次科举当做筹码,要向皇上和诸公发难。如果我没猜错,他们恐怕会故意只取南方学子,不取北方学子,利用举子的愤怒……”

朱标还未说完,三人都同时站起来。

朱棣吓得手中的瓜都掉了:“大哥,可不能胡说!”

朱橚不满:“大哥说的都是对的,什么胡说?”

朱棣想了想,继续吃瓜:“对哦。”

或许是朱棣朱橚淡定的态度感染了三人,三人稍稍冷静下来。

孔佑急躁道:“老师,你既然提前知道,为何他们还会这么做?”

练子宁想得更多:“只是推测,没有证据,或许太子殿下也不能提前做什么?”

张琳摇头:“太子殿下已经做了许多。那次文斗我们虽输了,但北方学子已经展露出许多才华横溢的人,若一人不取,考官难辞其咎!”

朱棣吐出瓜子,道:“对啊,他们现在这么做,不是必死吗?”

“他们这样做,目的和录取谁无关,只是要炮制一场震惊南北的大案,逼迫朝廷做出决策罢了。”朱标深深谈了口气,“那些考官,有的大概有把柄在别人手中,有的大概是被欺骗还真以为自己做好事,还有的……或许是不知情吧。”

现场沉默了半晌,张琳艰难开口:“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朱标从南北榜案的结果推原因,道:“你们应该都知道,朝廷对地方的了解和执行的政策,都和朝中各地官员有关。人非圣贤,私心难免。就算心怀百姓,肯定也会第一时间想着让家乡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朝中资源有限,先给谁,就看朝中各地官员的本事。”

朱标看着杯中的水面,安静了一会儿,让几人消化了他说的话之后,才继续。

“北方饱受战乱,又有衣冠南渡,教化不如南方是事实。洪武初年,科举人数南北比例大约是三比七。北直隶繁荣后,北方学子比例缓慢涨到了三点五成。中原之地本就文化昌盛,我又是北直隶的知省,或许更偏袒北人。他们也许有些急了。”

“这次只取南人不取北人,皇帝为了以后避免出现这种事,必须出台政策,比如南北分榜……”

朱棣插嘴:“南北分榜不好吗?这样大家都能做官。”

张琳脸色苍白:“分榜?怎么分?五五分南方学子不满意;四五分或者三七分,岂不是坐实了北人不如南人?!”

朱棣道:“现在北人不就不如南人吗?”

朱橚赶紧道:“四哥,闭嘴!”

朱标道:“你也说了,是现在。现在北方学子的数量不如南方学子,不代表以后也不如;而且即便是现在,北方学子中也有出类拔萃者,不一定比南方学子差。但如果定下了北人不如南人的论调,北方学子入朝后的地位就天生不如南方学子,想要身居高位就困难了。”

“朝中这样隐形的歧视很多。如宋时举荐不如进士,唐时明经科不如进士科,都是如此。”

“他们这样掀起地域纷争,和元朝也息息相关。是元朝最先在朝廷中隐形歧视南人,朝中很少南人入中书省。于是地域斗争,自元朝起就变成潜规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