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第4/5页)

朱元璋扬起拳头,视线十分不善地不断打量徐达另一个没被揍的眼窝。

徐达捂住眼睛,道:“不过我想刘三吾也不会出手了。这事闹得如此大,他再对会试出手,别说性命,就连名声都臭了吧?他就算不在乎生死,但读书人不是最在乎名声了吗?”

朱元璋皱眉:“说得也是……”他真的很欣赏刘三吾的才华和直言敢谏,真的没想到刘三吾会背叛他。

朱元璋心软,刘三吾背叛的事还未成为事实,他想给刘三吾一个机会。

“那就让他继续主持会试。”朱元璋已经不期待那些大臣们心中怎么想了,论迹不论心,如果刘三吾能当一辈子的大明忠臣,那就是大明的忠臣。

“标儿,你说这次会试还会出事吗?”汤和问道。

众人看向朱标。

朱标曲起食指指关节,轻轻敲打桌面,沉思了半晌,道:“那就要看刘三吾有多少把柄在别人的手中了。爹,他们的目的不在于会考大案是否成功,而是会考大案本身。只要会考大案出现,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南北学子对立,朝中官员地域分割,皇帝被迫为解决这件事出台可能会让地域更加对立的科举政策……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诸公们,可都是南人啊。”

朱标的视线逐渐冷酷。

“诸公不仅都是南人,还几乎都是老乡。爹,你说如果他们家乡的学子全部得中。为了平息众怒,他们是不是难辞其咎?”

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众人皆背后冒出冷汗,头皮发麻。

朱元璋不断深呼吸,把心中怒气压下去:“好,好,用一个刘三吾,可以把刘伯温等人全部换下去?好计谋啊!”

朱文正使劲抓了抓头皮,道:“那是不是应该、应该把刘三吾换别人,以防万一?”

“这个,爹最好先问问刘叔叔他们。”朱标道。

朱文正疑惑:“标儿,难道会试案爆发,对我们也有好处?”

朱标犹豫了一下,决定把话说清楚:“我不是说了吗,他们短时间内掀起这么多大案,就是急了。”

“这次如果我都做到这份上,他们还要逆民意掀起大案,只为了把诸公弄下去,在朝中埋下党争纷争的种子,以等待哪一日皇帝懦弱了,他们好死灰复燃。那我们解决了这件事,对他们的打击肯定也非常大。”

“至少十年内,他们恐怕都会老老实实当大明的忠臣,让我们和百姓都有喘息的时间。”

“而且,爹不是想动科举,但天下文人皆反对吗?如果在太子提前插手的前提下,还有人敢科举舞弊,改革科举就理所当然了吧?”

“这件事是双刃剑,谁能因此获利,就各凭本事。不过诸公的利益和名声肯定会受损。”

朱标叹气。

“其实我本心,是想把这件事压下去。但以我对他们的了解,如果他们之后得知了此事,一定会非常非常生气!我担心好心办坏事。所以爹,还是先商量商量。”

朱元璋看着朱标苦恼的模样,不知为何,气突然消了,还觉得很想笑。

他笑道:“说的也是,以他们的暴脾气,若瞒着他们,之后我俩耳边肯定都不消停。”

众人也苦笑不已。苦笑之中,又带着十分矛盾的轻松愉悦。

诸公还未战斗,他们就提前帮诸公递了降书。诸公绝对会提着剑追着他们砍,连皇帝都得逃。

没办法没办法,先和诸公商量后再说吧。

其实说是商量,众人其实已经看到结局了。

在某些方面,这些大文人大先生的性格,比他们这几个沙场老将还暴烈。

“唉,希望刘三吾能多些话语权。”朱标抱头呻吟,“活着不好吗?别作死啊。”

朱文正好奇:“标儿,你那么聪明,难道猜不到幕后主使是谁?我们直接打上门!”

朱标哭笑不得:“幕后主使不一定是人啊。”

朱文正倒吸一口气:“难道还能是鬼!”

朱标道:“让你多看看书你就是不看……幕后主使是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就算是这个利益群体最上层的人,也只是代表整个利益群体的棋子罢了。”

所以刘三吾也不过是个上了贼船就下不来的可怜人罢了。

当然,他再可怜,也可怜不过这次会试的举子。

他们不仅是刘三吾所代表的人的妻子,也是自己这一方的“棋子”。

唯一区别是,朱标已经做好了全套准备,尽可能保障他们的利益。

但朱标心中仍旧有愧。

而他心中有愧的事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都不会只有这一件。

下次,他还会继续。

……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刘三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消瘦。

朱元璋很好心地关心他的身体,询问他是否要离开主考官的岗位,将会考的事交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