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第3/5页)

宋朝黄河泛滥后,河南、山东等地原本灿烂的文脉,因为连年灾荒而凋零。再加上辽金等国不重儒学,所以南方儒学逐渐更加兴盛。

南孔搬回北方,除了躲灾祸之外,也是希望能重整北方文脉,为衍圣公一脉赎罪。

他们没有回山东,而是去了北直隶,则是因为山东现在需要“去孔家人声望化”。

“孔兄,你也在这?”朱标笑道。

孔佑:“……嗯。”他该怎么称呼?!直接称称呼太子兼老师的字,他不敢!

“怎么?几年不见,生疏了?”朱标逗学生道。

孔佑红着脸,咬着牙道:“不、不,伯……伯泽。”

练子宁好奇:“孔兄,你和伯泽兄认识?”

孔佑支支吾吾:“嗯。”

练子宁立刻把着孔佑肩膀,挤眉弄眼:“怎么感觉你有点怕他?怎么,难道你欠了他的钱?”

“孔”为大姓,孔佑并未说自己家世,练子宁只把孔佑当普通人。

刘琏挑眉:“没欠钱,只是比试时输过。你明白的,我们南直隶人经常去北京游学。”

练子宁惊讶:“孔兄学富五车,居然会输?来来来,我们比一比!”

他不由分说,拉着朱标就往正在比试的“擂台”走。

朱同好奇:“你们比什么?若是诗词歌赋,伯泽可能会输。”

孔佑赶紧回答:“不是不是,就是比经义。”

刘琏耸肩:“啊?那赶紧让伯泽回来。”

张琳好奇:“伯泽也不擅长经义?”

宋朝原本以诗文取士,后认为诗文取的士没什么用处,改为经义取士。

事实证明,经义取士比诗文取士更没用,除了取得只有文采之人,还在只有文采外增添了只读圣贤书的副作用。

洪武元年开科取士后,朱元璋发现所取进士大多不通庶务,便力排众议改了些科举规则,变得更重策论。所以不善经义之人也能中举人。张琳并不惊讶“陈炜”不善经义。

“不是,死记硬背的东西,伯泽和人比是欺负人。”刘琏道,“其实伯泽因为年少,担心殿试上考官会压他名次,所以准备下次再考。若你们中哪个当了状元,又输给了他,岂不是很丢脸面?”

张琳:“???”

宋璲扶额:“孟藻,你少说两句!”

朱同也神色大变:“别给伯泽添麻烦!”

然而,两人现在的提醒已经完了。

刘琏给朱标已经引来了极大的仇恨,连沉稳无比的张琳都脸色一沉,往“擂台”走去。

孔佑欲哭无泪,走到刘琏身边小声道:“老师会生气吧?”

刘琏展开折扇,捂着嘴笑道:“我帮伯泽扬名,他生什么气?他生气了又能奈我何?”

宋璲骂道:“你就是欺负伯泽脾气好,不会和你一般计较!”

朱同使劲点头:“就是就是。”

孔佑焦急道:“你们就在这看着?不帮老师?”

刘琏眼皮子一翻:“帮什么?”

孔佑看向最为老成持重的宋璲。

宋璲微笑:“伯泽不会输。”

朱同也笑道:“你忘记你老师过目不忘了吗?和人比经义,是他欺负人。”

看着兴致冲冲的三位先生,孔佑嘴角不住抽动。

他怀疑,虽然此事是刘琏出头,但宋璲和朱同都喜闻乐见。

朱标莫名吸引了许多仇恨,被练子宁拉上“擂台”比经义。

经义,顾名思义就是圣贤书上那些话,用圣贤的言论来解释圣贤的言论。

对普通人而言,这当然不独独考背书。对圣贤书的理解,思维的活跃,以及文采和辩才,都对经义“打擂台”有直接关系。

但对于真·过目不忘博览全书的朱标而言,经义就是“搜索关键词背诵”。

至于文采,朱标不认为自己有多少文采,但只引用圣贤的言论,圣贤的文采就是他的文采;而辩才……

朱标不承认自己有辩才。

朱标虽没想过打击这些学子,但也不可能主动认输。

再加上刘琏不断拱火,以及宋璲和朱同也在使劲加柴,朱标发现,自己如果藏拙,恐怕会引起公愤,于是只好打起精神应付。

于是,现场的人遭到了降维打击。

朱标:“圣贤没说过。”

朱标:“现编典故是不对的。”

朱标:“要不现场翻书看有没有这句话?”

朱标:“这句话不是这么说的。”

朱标:“年份记错了。”

朱标:“不是这个场景。”

朱标:“孔圣人很累了,不要再给老人家加事。”

朱标:“孟子和荀子都能记混,他们会在梦中揍你的!!!”……

孔佑眼神逐渐呆滞。

这一幕,他很熟悉,太熟悉,熟悉得已经开始痛了!

刘琏扇着扇子道:“伯泽进入教导状态了。他就是当老师当多了,都不会和人文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