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第2/7页)

李善长还真有资格倚老卖老。

无论是资历还是年纪,他都没资格倚老卖老,就没人有资格了。

“哒哒哒哒”。马蹄声终于临近了。

这马蹄声就像是踏在众人心上一样,就算知道内情的人心中都忍不住紧张起来。

他们忍不住伸长脖子,翘首眺望,看着大明的龙旗越来越近。

李善长也已经睁开了眼睛。

他揉了揉虽然老迈,但并不浑浊的双眼,努力地看向前方越来越近的身影。

标儿穿着盘龙朱袍,仿佛一团小小的火焰,在寒冷的正月,只是看着就让人心生温暖。

李善长忍不住老泪纵横。

他身边、身后的知道内情的同僚也忍不住吸了吸鼻子,传来此起彼伏又十分克制的哽咽声。

他们朝思暮想,盼了许多许多年。近些年他们身体越来越不好了,每一次得病的时候,他们都很惶恐,担心自己等不到看到这一幕那日。

还好上天眷顾他们,眷顾大明,眷顾他们的主公和少主。他们虽然已经老迈,仍旧等到了这一天。

朱标老远看到官吏列阵,十分惊讶地对朱元璋道:“爹!这么冷的天,怎么让诸位大人站在外面等?叔叔伯伯身体不好,冻坏了怎么办!”

朱元璋立刻甩锅:“和我没关系,我可没说过,都是李善长他们自己决定!”

朱标无奈:“爹,你……唉,我们加快速度!”

说完,他又回头道:“王宾,王宾?”

一个文吏装扮的人策马上前:“太子,小的在。”

“什么小的,说得像个店小二一样。你好歹称个下官、晚生。”朱标先习惯性地吐槽了王宾一句,道,“让大夫们把医药箱准备好,等会儿进宫后,给诸公把脉熬驱寒药。”

王宾立刻道:“遵命。”

王宾退下后,队伍稍稍加速,众臣仰着头,终于看清了为首的人。

穿龙袍的朱皇帝。

穿戎装的马皇后。

穿着一身绣着金色蟠龙的朱色长袍,头戴乌纱折角翼善冠,腰配玉带,脚踏皮靴的……

“朱标?!”有大臣尖叫道,声音居然堪比女子惨叫时一样尖锐。

朱标愣住,看向那个惨叫的大臣:“嗯?”

胡惟庸看了一眼浑身吓得瘫软的同僚,心里想给同僚卖一个好,也为了给太子留下一个自己爱护同僚的印象,上前道:“请太子赎罪!王大人只是因为太子面貌与安南知省相似,不小心看错,所以一时失言!”

朱标:“?”

朱标对朱元璋道:“爹,这个……有点憨的,是谁?”

胡惟庸大惊失色。憨……是什么意思?是夸他憨厚吗?

朱元璋看了胡惟庸一眼,道:“他叫胡惟庸,你曾经提到过他。”

朱标倒吸了一口气,仔细打量那个铁憨憨。

这就是胡惟庸?一点都看不出来啊?历史中胡惟庸能当和洪武皇帝争权的丞相,应该是个非常精明的人吧?

等等,胡惟庸居然有胆子和洪武皇帝争权,或许真的是个铁憨憨。

朱标陷入沉思。

现场气氛顿时尴尬。

本来他们这时候应该三呼万岁下跪叩拜,但因为有个喊了一声“朱标”就瘫软的人把他们吓了一跳,让他们错过了最佳的三呼万岁下跪叩拜的时机,现在卡在这里,不知道该做什么。

他们都看向为首的李善长。李善长好像又在装老年痴呆,又面无表情一动不动,仿佛老僧入定。

“不是面貌相似。”朱标好笑地反问,“诸位大人,就这么不希望我就是太子?那真是太抱歉,我确实就是太子。”

朱标指着朱元璋:“我爹朱国瑞,大名朱元璋,字国瑞。”

朱元璋挺胸,得意!

“我娘秀英夫人,马皇后。”

马秀英温婉笑。

朱标指着自己身后:“我二弟朱樉,字仲泽;三弟朱棡,字叔泽;四弟朱棣,字季泽;五弟朱橚,字幼泽。以后弟弟们要承蒙诸公多多关照了。”

朱标的四个弟弟抬着下巴,用练了许久的默契倨傲笑容面对朝中文武百官。

“燕王朱文正,我堂哥,我爹亲侄子。”

朱文正露齿一笑,那笑容好像是马上要开饭似的。

“曹国公李文忠,我表哥,我爹亲外甥。”

李文忠想了想,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但他那张脸一点都不憨厚,看得特别扭曲怪异。

“和我一同长大的义兄陈英,也是太子的义兄。”朱标回头对陈英笑了笑,陈英对朱标回以一笑,“其实知道我身份的叔叔伯伯挺多。你们往身旁看看,绝对有人对你们得意笑。”

文武百官非常没规矩的东张西望。

果然,文武百官队伍中,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都有人笑得十分得意。

就算他们之前控制住表情,表现得很恭敬。标儿都让他们得意笑了,他们自然要给大侄子把场子撑起,能笑多得意就多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