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末将常葳恳请赐教(第4/4页)

朱文正屁颠屁颠上前:“来了来了,我抓哪一个!”

朱标:“……”这时候你都不正经吗!

朱标压着脾气道:“燕王去围住永嘉侯府。”

朱文正乐道:“好嘞!”

朱标又道:“其他人跟随我去救常将军。”

朱文正乐完后回过神:“标儿?你去?如果遇到敌人,谁保护你!文忠和阿英又不在,我还是陪着你吧!”

朱标摇头:“我有火铳队在,怕什么。快走!”

说完,他让人把道同带上马,让道同指路。

朱标料定,如果常葳遇到了危险,肯定会往安南跑。而让常葳遭遇危险的人,也一定会在广西和安南边境设关卡阻拦。

朱标不知道常葳是从海上还是从路上逃跑。

运气好的话,常葳能入海。他让李文忠以剿匪为由,在海上游荡。如果常葳看到船只上飘荡的曹国公的旗帜,肯定会上前求救。

运气最差,常葳遭遇的是永嘉侯的追杀,从陆地逃亡。永嘉侯手中有兵,只有朱标亲自拿着他爹赐予的令牌前往,才能将军队镇住。

朱标悄悄来到安南和广西交界处后,派人打探哪里异常增兵,哪里来了本不应该到来的大官。

当他知道前广东知省李彧到来时,他就知道,事情朝着他最坏的预料发展了。

朱标一边派人乘坐蒸汽船迅速向南京和应该已经到达广东的胡大海、叶琛报信,广西广东可能会生乱,一边派人潜伏在边界,等待常葳出现。

广西广袤,常葳又是一个热爱迷路的人。他进入广西后不但找不到常葳,还会打草惊蛇。朱标只能寄希望常葳能自己逃到边界。

常葳没出现,一个不认识的文官出现。朱标心里凉了半截。

在得知常葳只身引走伏兵后,朱标不知道说什么好。

从理智上来说,难道不是常葳自己带着证据逃跑的获救概率更高吗!

好吧,那丫头脑袋里一定想,道同不仅是个好人好官,还是重要的人证,比她自己逃走,作为人证的道同如果获救,更容易将六安侯和永嘉侯定罪。

毕竟那丫头不知道自己就是太子,在这个封建时代,只要自己确认六安侯和永嘉侯有罪,没有证据这两人都有罪!

而且,那丫头也做不出把别人当诱饵,自己逃跑的举动。

“知省,常将军她……”道同老泪纵横,“我们赶得上吗?”

朱标一边挥舞马鞭,一边道:“不知道。不过她很聪明,应该会尽可能拖延时间。”

但就算能拖延时间,又能拖延多久?

朱标担心,为了阻拦常葳,怕不是永嘉侯亲自上了。常葳经过多日颠簸,精力本就不济,武器也大概半废了。她能抵挡得住永嘉侯几招?

……

“认输吧,你已经败了。”朱亮祖仍旧立在马上,常葳已经用刀支撑着身体,半跪在了地上。

常葳仰起头,吐出了一口带着血的唾沫。

她的脸上有着明显的淤青,牙齿缝里全是血。

“末将与永嘉侯切磋,就是要在切磋中光荣地死去。如果要认输,我就不会多此一举。”常葳笑道,“身为将领,在马背上死去,才是归宿。”

说完,常葳颤颤悠悠站起来,拍了拍身旁的马,再次翻身上马,用布条将刀把缠在双手,以免双手颤抖,已经有豁口的大刀脱落。

“再来!”

朱亮祖的手微微颤抖,看着常葳的眼眸也微微颤抖。

常葳被他从马背上打落多次,仍旧不断重新爬回马背。

他即使知道常葳在拖时间,仍旧不忍心下死手。

身后军士已经有人不忍再看,还有人握紧了手中武器,用不解地眼神看着他们跟随的将军——永嘉侯和六安侯。

六安侯王志深呼吸了几下,声音连他自己都没觉察,居然带了一丝哀求:“常葳,收手吧。我知道你在拖时间,但我已经派人在边界等着道同,你救不了他。”

听到“边界”二字,常葳眼眸一亮,然后脸上即使带着恐怖的淤青和血渍,也笑颜如花般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