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科学阁和双诰命制(第3/4页)

后世大学制度虽然不完善,会衍生出学阀、水论文等相应弊端,但在这个时代,已经足够先进,够用了。

设立科学阁,无论在华夏历史,还是在世界历史,都是足够称之时代里程碑的壮举。

在这个时代,绝大部分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对于勋贵官宦们而言,他们只是开心自家人有在战场上立功之外的获取利益的途径而已。

特别是家中男人没用的小官宦,天天督促自家女儿上进,自己赚个诰命,就可以嫁给他们本来高攀不起的大官宦。这样,家里无用的男儿就能依靠裙带关系起飞了。

朱标听了娘亲口中半抱怨的八卦之后,一笑置之。

嫁个好人家,也是诱使封建女性研究科学的利益之一,这没什么可指摘。

男人想要个十全十美的好老婆,女人想要个十全十美的好老公。人的基本欲望而已。只要不伤害别人,而是依靠让自己更加完美而吸引更加完美的人,那应该支持和赞扬才对。

马秀英因朱标这番话沉思许久,最后也笑道:“标儿说得没错。娘只是想着有些人不思让儿郎上进,指望着攀附裙带,有些不喜。”

朱标安慰道:“就算没有科学阁的事,不思上进的人照旧不思上进,仍旧会想攀附裙带。他们的女儿若能读书赚得个诰命,至少能成为正室夫人,不用被家里送给哪个老大人当妾。”

马秀英再次苦笑:“的确如此。”

她便不再提这件事了。

世上有再多不完美,只要今天比昨天好,马秀英就不会皱着眉头。

朱标安慰娘亲时,得知原来让女学参与造船厂和蒸汽机计算研究,是马皇后的主意,不由对这位女性更为敬佩。

他趴在自家爹的肩膀上感叹:“皇帝真是天命之子,气运化身。不但当了皇帝,还有如此完美的皇后,怎么什么好事都能被他遇见?”

朱元璋得意:“那是。”我不仅有完美的皇后,还有完美的太子呢,嘿嘿。

朱标叹气:“蒸汽船出来了,我好想亲自参与后续研发啊。呜呜呜,燕叔叔坏蛋,他还说给我当徒弟,给我当护卫,结果自己一直留在工坊。”

平定张士诚后,长江出海口掌握在了朱元璋手中。朱元璋自然把最为核心的工坊都搬回了应天,又在南京新建了造船厂,广州的造船厂只负责造现有科技的船只。

朱元璋无语:“让燕乾去管理工坊,不是你的命令吗?”

朱标理直气壮:“我的命令,我就不能抱怨?”

朱元璋沉默了一会儿,道:“可以。”

啧,这小子还说性格和我不像,明明和我一个模子印出来!

“你要是想自己参与,就把工坊搬到海津镇去。海津镇本来也要建水军基地,不是吗?”朱元璋道。

虽然会多花一些钱,但蒸汽机造出来了,不留在朱标眼皮子底下,朱元璋心里还是不安稳。

朱标道:“好啊。不过南京也要留着,最厉害的女学在南京。”

朱元璋道:“在北京办个分校就是了。官员跟随皇帝北上的时候,女眷也会随行,正好不耽误课业。”

朱标点头:“说得也是。就让马皇后操心去,嘻嘻。马皇后一定操心得很开心。”

朱元璋失笑:“你也不怕累着马皇后。”

朱标摇头晃脑:“身为皇后,她不累谁累?皇帝累,皇后累,然后才轮到大臣累。”

朱元璋心道,你要是知道马皇后就是你娘,怕就不会这么说啰。

朱元璋很快回到南京。

在朱元璋的雷厉风行下,海津镇在新的水军基地修建好的同时,也修建好了大明海船新工坊,专门制造蒸汽船。

因朱标精力有限,蒸汽机和内燃机的进一步研究应用继续在南京进行,由燕乾直接向朱元璋负责。

燕乾已经完全卸下了盔甲,全身心地投入了祖先未竟的事业中。

在大明建国的时候,朱元璋大赦了一次天下,赦免了邵荣的家人。

邵荣的长子被燕乾收为义子,也带在身边醉心科学事业。倒是燕乾的亲儿子燕祥是个坐不住的人,比起算数更乐意去打仗。燕祥就被燕乾派到了朱标身边充当护卫。

燕乾没有告诉燕祥朱标的真实身份。不过就算不告诉他,朱标身上的诸多光环,也让燕祥激动不已。

何况朱标还是亲爹的老师。如果朱标看中自己,收自己当徒弟,自己岂不就是亲爹的同门平辈师弟了!

“你在想什么?你是应天小学的学生,本来就算我的弟子。”朱标打消燕祥的妄想,“至于入室弟子,你数学多少分?”

燕祥顿时不敢说话。

“哼,你怎么完全没有遗传燕叔叔的优点?”欺负了一下小侍卫后,朱标背着双手去视察造船工坊。

他来到造船厂的时候,刚远航回来的陈迪正在和造船工坊的工头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