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马秀英的平衡之道(第2/4页)

宁妃郭氏的父兄皆是郭子兴的老部下。其父郭山甫还有看相的能力,认准了朱元璋,赶着将还年幼的女儿送上去伺候人,等年纪到了就开脸给朱元璋做妾。郭宁妃的两个兄长还曾经为朱元璋宿卫。

其中胡充妃和郭宁妃份位不如贵妃,却是朱元璋身边的老人。

朱元璋刚被郭子兴选为义女婿,就有不少人瞅准了朱元璋的潜力,送了不少美人。那些人都和马秀英前后脚进门。

只是父兄争气,立下了战功,让她们有资格当妃嫔的,只有胡充妃和郭宁妃而已。

朱元璋念旧,胡廷瑞之女虽为贵妃,待遇比胡充妃和郭宁妃却稍差一些。特别是胡充妃生了儿子之后,胡充妃的待遇已经和贵妃持平了。

朱元璋历史中不止这么点高位嫔妃,比如这时候应该还有一个抢的陈友谅的美妾,达定妃。

但因为这个时空守洪都的是陈标,朱元璋赶着回去见标儿,就没来得及去瞅陈友谅后院有什么漂亮美人。

其余高位嫔妃,因为朱元璋下达的“以后进后院的女人在活着的时候不会封高份位”,纷纷蝴蝶没了。

不过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就算不要分位也要给他送女人的臣子也不少。朱元璋推了一些,纳了一些,进宫的娇俏美人都被四妃压得死死的,闹不到马秀英这里来。

四妃知道自己地位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比得过马秀英,又对马秀英有超越除了睡女人之外从不来后宫的朱元璋的依赖之情,一怕自己仅存的一点恩宠被年轻的女人分走,二怕马秀英不高兴,联合起来卯足了劲管理后宫。

马秀英将宫务分给四人,自己正好乐得清闲。

此次马秀英将四人叫来,说的是北平建立行宫的事。

“北平成为北京之后,虽会修建新的宫殿,但北京是边镇,皇上不会带妃嫔过去,所以他去北京的时候,你们就留在宫里,好好处理宫务。”马秀英温言细语道,“女学的事你们也要上心。”

四人不仅没有难过,脸上反倒有些兴奋。

朱元璋不在应天,她们就不用防着新来的年轻美人们争宠了。

孙贵妃仗着自己最为得宠,靠在马秀英肩上道:“姐姐,听说有人想撤了女学?”

胡充妃仗着自己有儿子,说话也很有底气:“撤了女学?那我们岂不是都得被关在宫里?女学虽在后宫城墙外面,我们好歹也能出去散散心。”

其余两位妃嫔也连连点头。能去女学上课和授课,是她们身为四妃殊荣。这怎么能撤了?

马秀英叹气:“确实有人这么说。他们不仅要撤了女学,也对皇上让年老妃嫔可以出宫和儿女住的旨意非常不满。”

胡充妃当即脸色黑了,差点把手中帕子给撕了。

她还等着老了后可以去儿子家当老封君呢!在朱元璋身边战战兢兢大半辈子,她就等着晚年享享福,谁这么不要脸?!

马秀英接着道:“还有人上秉皇上,说皇女为天下妇德表率,不该更重视帝女的身份和君臣的差别,更应该尽心的伺候公婆,不应该有公主府和皇宫额外的生活补贴。”

虽然得宠但生的全是女儿的孙贵妃脸色煞白:“让公主去伺候驸马一家?!他们怎么敢!!”

即使没有生儿育女,胡贵妃和郭宁妃的脸色也非常不好看。

这群人怎么回事?看不得我们好吗!

孙贵妃眼泪在眼眶里转着,起身下拜,凄然道:“姐姐,请给妹妹们指一条明路。”

其余三妃皆凄然下拜。

马秀英将四妃扶起来,道:“哭什么?哭了他们就会放过我们?放心,有我劝着,皇上不会轻易被蛊惑。你们让家里人老实一些,别让大臣们抓到跋扈的把柄。若他们惹了事,就算我再怎么劝说,恐怕你们将来的日子都难过了。”

四妃立刻抹着眼泪保证回去一定劝诫家人。

马秀英着重点了胡充妃和胡贵妃的名:“你们俩的父亲虽只是开玩笑攀比,但在一些有心人眼中,可能就是把柄。”

胡充妃和胡贵妃吓得脸色苍白,立刻连连点头:“妾知道了,妾一定好好劝说!”

马秀英微笑:“也不用太紧张。我只是未雨绸缪。皇上去北京的时候,我会随行。到时你们一定要管好后宫和女学。若我回来发现出了乱子,看我怎么削你们。”

说完,马秀英挨个用手指削了四妃的鼻梁,让四妃破涕为笑。

马秀英和四妃打趣了几句,送了她们一些新奇的首饰衣服,让她们各自回去休息,好好和家人说道说道此事,然后坐轿子去了女学。

女学朗读声朗朗,一群贵族女眷聚在一起有说有笑,一边聊着八卦一边手中摆弄着复杂的数字符号。

见马秀英来了,她们立刻簇拥在马秀英身边,炫耀自己刚解答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