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常氏之女鲶鱼效应

常遇春在大后方屯田都能把巴蜀给“屯”下来,在外辛辛苦苦浴血奋战的同僚将领们快嫉妒死了。

谁都知道巴蜀天险,易守难攻。常遇春手中还没多少人,就带着一千骑直取成都,如此战绩,能不嫉妒?

常遇春刚一回到应天,负责接管了部分将领扫盲班工作的季仁寿和朱升就立刻请常遇春去给将领们讲课,讲讲他怎么依靠民心跨越天堑,成就传奇。

朱元璋提问的原因和苦心,常遇春都清楚,非常清楚。

但他就是很痛苦。

他本性就不是什么好人,虽然圆滑,但并不耐烦那些琐碎事。

若是只带兵打仗,常遇春只需要凭借本能和勇猛就能立下大功劳,什么战死沙场对他来说都不算代价。他很喜欢命悬一线带头厮杀的感觉。

现在他的凶性就像是被关进笼子里的猛虎,很不好受。

偏偏常遇春又没坏到可以无故损人不利己的地步,心中甚至还有些侠气在。别人真心对他,他只能善意对人,做不到践踏别人的好意。

于是那约束他的笼子就更牢固了。

常遇春再三恳求朱元璋让他辞去屯田元帅一职。他甚至愿意辞去全部职位,给陈标当保镖去。

残元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草原蒙古部落的实力也尚存。去了北平,一定会有很多仗打!

朱元璋回答:“哦。”

听着朱元璋敷衍地回答,看着朱元璋敷衍的表情,常遇春一张铁血无情硬汉脸,生生扭曲出一个委屈表情,看得朱元璋差点憋不住笑出来。

就算朱元璋知道常遇春真的很委屈,他也不会放常遇春去打仗。

这不是暴殄天物吗?我老朱麾下会打仗的人太多了,但像常遇春这样能帮他收拢民心的人也就一个。常遇春是不想干,也得干下去。

为了避免常遇春再请求,朱元璋转移话题:“听说你把你女儿丢给许淑桢和陈火星了?你就这么狠心?”

常遇春知道这件事瞒不过朱元璋,没有多惊讶,很自然道:“小女想当将军,就早早跟着许将军和陈将军见见世面。再过几年,主公扫平天下,她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

许淑桢和陈火星的功劳已经让朱元璋看到,一些天赋异禀的女性当将军不输男人。但在天下平定之后,他确实不太可能再任命新的女将军。

从周时礼仪确定起,盛世中原大地不会有女子领兵,乱世才有。男女大防,女子进了军营几乎等于名声败坏,除非专门养一队娘子军。但这时候当兵就靠着那一把子的力气,对王朝来说,女兵性价比不高。

如果常遇春的女儿想要当女将军,就得抓住这乱世的尾巴,在天下稳定之前立下功劳,坐实了女将军的身份。

否则,她就只能嫁给边疆将领,以某位将军夫人的身份来协助丈夫统兵。

其实在乱世中,如许淑桢和陈火星这样自己先当女匪头子,再当女将军的女人也很少。大部分女将军,都是某将领的夫人,协助丈夫统兵。若丈夫战死,她们以寡妇和“女主人”的身份继续接管丈夫的兵。

在古代,有“将门”这个说法。皇帝统领将门,但将门自己练的兵算是半个私兵,只听将领的话,相当于将领的私产,“女主人”们才能代替死去的丈夫统兵。

这也是皇帝忌惮武将的根源。

常遇春的女儿想要当女将军还有个办法,就是常遇春将兵传给她。

但常遇春却选择把女儿交给两个自己拼搏出来的女将军。

这一是因为常遇春更敬佩像许淑桢和陈火星这样的女将军,若他的女儿必须要走上这一步,就做到最好;第二,常遇春和叶铮同事几年后,对政治越发清醒,常家任何人都不能管“常家”的兵,他常遇春统率的兵都只是朱元璋的兵。

常遇春知道当朱元璋刚看完了陈标的书信时,还是那个好说话的陈国瑞。所以常遇春也就没有隐瞒,把两个原因都说了。

他把常家不会成为将门一事也说了,十分坦率。

朱元璋果然非常欣慰,再次确定了常遇春这样的人才就要留在大后方帮他屯田练兵的心。

什么叫萧何?什么叫诸葛武侯?老李老刘甚至咱家标儿算个屁,常伯仁才是真的萧何真的诸葛武侯!

朱元璋本来都被常遇春的哀怨给弄得有点心软,想着要不要放常遇春出去打一场仗,过足瘾了再让常遇春回来继续屯田。

现在?如此贤良栋梁,打仗的时候出了问题怎么办?必须在后方待着!

常遇春只知道自己的坦白让朱元璋很高兴,他离心腹中的心腹又近了一步。

他并不知道,他离心腹中的心腹越近,离战场越远。

这大概就是相对论(胡扯)吧。

朱元璋赞扬了常遇春的远见之后,犹豫了一会儿,道:“你让你女儿走女将军的路,和我撕毁婚约有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