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张昶和陈标的交锋(第2/4页)

心头一松,朱元璋突然就饿了。

陈标扶额:“爹,我们才刚吃完饭……我让人拿点果脯肉干点心你先垫着肚子?”

朱元璋拒绝:“不要,我就不信羊肉面没有了。再来一大碗!”

朱文正连忙道:“我也饿了!”

李文忠继续打蚊子:“给我也添点。”

陈英不好意思道:“标儿,我……咳,我也来一点。”

陈标:“……哦。”

他转头看娘。

马秀英忍着笑道:“娘就不用了。他们还在长身体,多吃点。”

陈标:“……哦。”

长个屁的身体,就是一群饭桶!

陈标还是担心这群人吃太多不消化,去厨房为他们单独做些好消化的清淡食物,没给他们继续吃羊肉面。

陈标一离开,朱元璋就瘫在了椅子上。

陈英连忙给满头大汗的朱元璋擦汗打扇子,李文忠则给马秀英奉茶。

只有朱文正仍旧那副大大咧咧的模样:“义父,标弟说得对,选什么未来都会有问题,那就什么都选也什么都不选。把王子先培养着,看谁有用就用谁,谁没用就养着。”

马秀英想了想,狠心道:“标儿曾经不是给你说那个什么麦子还是谷子的故事吗?养也不能都养,咱们能养到孙子辈,难道还要养曾孙子?没爵位的人就给咱们老老实实的读书习武,自己挣个未来。”

朱文正点头:“我们吃不饱穿不暖都能打下一个天下,后世子孙在蜜罐子长大,从小名师教导,若还能长成一个废物,那还养什么?直接丢出门自生自灭,我丢不起这个脸。”

朱元璋拉了拉领口,大喘了几口气:“让我再想想吧。”

他不是不知道儿子说得对,只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以标儿的说法,确实他这一代、标儿这一代的孩子不会有太大争端,但若皇帝脑袋不清醒,比如立了太子但偏爱宠妃幼子,或者年老智昏猜忌优秀的太子,甚至干脆没子嗣又不肯提前培养优秀的宗室子弟……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王朝要持续下去好难啊。

朱元璋正纠结的时候,突然想到了标儿送给他的天书。

这个念头就像是当头给他浇下一头冰水,不但让他清醒,还让他有点哆嗦。

朱元璋想起以前自己的志向,想起自己曾经生出的要当开天辟地的那一个人的念头。

现在,他却想着怎么让朱家人永远当皇帝?让大明永世不灭?

这世间怎么可能有永世不灭的王朝?这世间怎么可以又有永远站在百姓头上的皇帝?!

我建立大明,只是标儿说,现在生产力没发展到不需要皇帝的时候。

我大明的末代皇帝不能成为亡国之君,要成为亡帝之君!

朱元璋心中的焦躁和痛苦如潮水般退去,仅存庆幸和羞愧。

“这世间没有,也不该有永世不灭的王朝。我只要昭告子孙,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要把百姓看得比自己重要。若真到了朝廷腐朽到无法弥补的那一步,厉害一点的人就学我,带领反抗的百姓推翻腐朽的大明;若做不到,至少不能成为百姓走向更好未来的阻碍。”

朱元璋挺直脊梁,坐直身体。

他的三位义子,他相濡以沫的妻子,都一样或坐直或站直了身体。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就算我舍不得杀自己的儿子,也该关他们一辈子。只要能做到这一点,皇位争夺再乱也乱不到哪去。如果做不到,就说明大明是该被推翻的时候。那就没什么可留念。”

朱元璋的表情缓和,露出了轻松惬意的笑意:“反正大明不会在我手中、在标儿手中灭亡。标儿也一定教导好他的孩子。我们爷孙三人的目标是缔造一个如标儿所说的那样远迈汉唐的盛世。之后,就看后代子孙自己的本事吧。朱文正。”

朱文正起身,单膝跪下:“主公。”

朱元璋道:“我会先命你为燕王,辅佐标儿整顿好北方。”

朱文正得意扬扬:“是,主公!嘿嘿嘿。”

他扫了自家两个表情嫉妒得面目全非的兄弟一眼。

没想到吧?是我陪着标儿!

朱元璋摆摆手,朱文正站起来,回到自己位置上做好。

朱元璋又道:“李文忠。”

李文忠跪下:“末将在!”

朱元璋道:“我命你为韩国公,名义上辅佐燕王,实际上辅佐标儿。能不能封王,就看你的本事了。”

李文忠立刻道:“谢主公!末将必不负主公所望!”

朱元璋道:“陈英。”

陈英紧张地跪下:“末将在。”

朱元璋笑道:“标儿说你本该去云南,不过现在你若是去云南,恐怕你会不高兴。”

陈英知道自己这时候应该说“凭主公吩咐”,但他嘴唇翕动了一下,单膝跪下变成双膝跪下,磕头恳求道:“主公,我功劳不够封爵,可否让我跟着世子再历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