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我给朱大帅当质子(第4/6页)

陈文正:“……”

李保儿大笑:“对,你代替标儿去当大帅的质子。”

陈英也忍俊不禁。

徐达笑着道:“好了,你们别闹了,到地方了,把该装的样子装起来!特别是大帅你,该变成朱元璋了!”

朱元璋轻笑一声,右手往腰间大刀一按,脸色一沉,虎步龙行;

徐达收敛神色,回归冷静自若面瘫脸;

剩下三个义子……还没立功劳的小将把头低着就成,谁会看他们?

大厅中,已经有将领等候于此。

宋濂和叶铮作为新加入的文臣,因为在场缺少会写字的人,也参与其中,负责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是陈标随口一提,被朱元璋记住的事。以后这些会议记录都会成为史书的一部分,免得后人胡编乱造。

三位义子自觉进入了小将们的队伍里。朱元璋坐在最上首处,徐达和常遇春分别坐在他的左下方和右下方。

宋濂和叶铮看着这阵仗,嘴角微抽,总感觉自己进入了哪个山大王的地盘。

朱元璋没什么寒暄,开门见山道:“现在我地盘变多,该考虑分田的事了。”

将领们立刻把身体坐直,耳朵竖起来。

朱元璋麾下将领基本都是些穷苦人,就算现在家中金银无数,也对田地十分渴望。

大帅要分给百姓田地,肯定也会分给咱们这群功臣田地吧?

宋濂和叶铮一愣,也打起精神,随时准备提意见。

分田是政权建立基础中的基础,基本就能确定这个政权百年内的走向。

当年元朝建立之后,除了自己贵族圈地,并没有沿袭华夏以前封建王朝的统治规矩,而是实行包税制,类似于欧洲那边的封建领主制度。

包税制的意思是,中央政府不管理地方,只收税。他们把税额承包给地方豪强、豪商,对方只要缴纳足够税额,就不管对方在地方做了什么。

元朝如此做法,让自秦汉起建立的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管理完全崩塌。从此王权不下乡,地方上由地方豪强说了算。

这也是为什么元朝末年,北方的穷苦蒙古人都在反元,而南方的汉族地主士绅都支持元朝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元朝时候,地方豪强就类似于欧洲的封建领主,对自己的地盘有实质上的控制权。

这一点余毒无穷。朱元璋未来将实行的“粮长制”,就是为了重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权。

可惜粮长制一旦少了一个英明神武且刀子锋利的帝王,就迅速腐化,给百姓造成了许多苦难。

再加上之后皇帝不断剥夺粮长的权力,将其权力给地方长官,粮长制名存实亡,无法起到抑制地方豪强的作用,反倒成了地方豪强迫害贫苦百姓的工具。

历史中的朱元璋只是本能地明白,中央需要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以抑制豪强盘剥民众。但他不明白这个问题的核心。

宋濂和叶铮明白这个问题的核心。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所有问题的核心,都可以归结于粮食,也就是能产出粮食的土地上。

所以一个政权能不能管理好地方,首先就要拥有一个可行的、能让中央插手地方的土地政策。

朱元璋他没读过几年书,真的能拿出这样的政策吗?

宋濂和叶铮审视着朱元璋。在他们心中,这是他们给朱元璋的第一个“考验”。

坐在上首处的朱元璋拿出一叠纸,清了清嗓子:“我决定,执行井田制!”

朱元璋的声音震耳发聩。

但只有宋濂和叶铮被震耳发聩,身体微微颤抖,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其他将领都在挠头,满脸茫然。

“大帅啊,你说的那个井田制是嘛玩意儿?”一个将领道,“俺们读的书没大帅你多,听不懂啊。”

大部分将领都点头,小部分将领在不懂装懂。

朱元璋拍着桌子破口大骂:“我不是让你们赶紧读书吗!读书你们不读《孟子》吗!井田制中《孟子》一书中就有!”

徐达眼观鼻鼻观心,在心里吐槽。啊对对对,你们不读《孟子》吗?大帅你读了《孟子》,不还是问标儿井田制是个什么东西。

将领们被朱元璋骂得脖子一缩,纷纷点头哈腰拍着胸脯保证。

读,我们明天一定开始读书!所以井田制是个嘛玩意儿!

朱元璋看着自家这帮战场上凶神恶煞,一说读书全变傻憨憨的将领,觉得很丢脸。

他深呼吸了几下,把想挨个踹这群将领屁股的想法压下去,沉声道:“宋先生和叶先生应该知道井田制。你们可否为这群无知的蠢货讲解一二?”

宋濂和叶铮对视一眼,叶铮做了个“请”的动作。

宋濂所研究的学派,就是支持井田制。他对井田制再了解不过。

观察了一番这些将领,宋濂了解他们的知识有多匮乏,所以用尽可能最直白的话将井田制讲解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