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人不轻狂枉少年(五)(第3/6页)

他就怕这钱有问题,在这个年代,还是挺注意这些事儿的。

齐磊挺意外,“怎么了?烫手啊?”

董北国,“……”

可不烫手呗!

故意岔开话题,“对了,装修的事儿他们研究的怎么样了?弄没弄出个方案来啊?”

却闻齐磊道:“装修的事儿暂时要放一放。”

董北国,“怎么了?”

齐磊,“有一个临时情况,我觉得他们参与一下比较好,是个锻炼机会。”

董北国眉头更皱,“什么事啊?”

齐磊,“我的事儿。”

“近期关于我的事儿,可能舆论走向值得他们研究一下。”

董北国更不明白了,“你的事儿?你的事儿不过去了吗?还研究?”

“呃……”齐磊一窘,心说,这回可不是学内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了。

但是,也不说破。

而董北国也懒得多问,反正他是辅导员,这点事儿他还是能做主的,过问太多反而不好。

“对了,还有个事儿!”

董北国过来不光是为了送支票,“过几天有个会,需要小廖,还有你,准备一下。”

齐磊眉头大皱,“会?这事儿就用不着我们了吧?您出面不就行了?”

董北国撇嘴,目光盯着那五百万。

好吧,校长大人还是有点舍不得,五百万呢!

不咸不淡,“我出面?我出面就给你们搞砸了!”

“是电信企业的一个配套发展研讨会。”

简单来说就是:

你齐磊吹嘘了一个数字化、高度信息化的未来!

那这个未来可不光是理论研究的问题,也不是北广一所大学开一个新学部,培养一批新人才就能应对的。

国家要从各个方面去考虑,全维度的展开布局。

那么,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是电信企业。

否则,你这边研究的不错,挺美的,电信企业却跟上不时代的节奏,你还扯什么信息传播?

而电信企业毕竟是企业,不是说发展就发展的。

而且,从哪个方向发展,这都是问题。

就拿现在来说吧,虽然中国还处于传呼机时代,可是移动电话,以及移动通讯技术,已经在国内开始被电信企业所重视。

没办法,电信企业不像老百姓,有什么就用什么,流行什么就用什么,它们是必须要具有前瞻性的。

包括现在,二代通信技术已经提上了日程。

虽然国内还不具备参与建设国际二代移动通讯技术的核心规则的能力,可是未来中国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却是已经在讨论之中。

就比如说,二代通讯是采用FDMA和TDMA两种方式的结合的GSM通讯,还是CDMA,又或者微蜂窝技术,通过微蜂窝基站实现无线覆盖的小灵通技术?

不同的技术走向,也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潜力与方向。

所以,国内的电信企业在需求技术建议的同时,也想从北广这边听取一点社科建议。

虽然不会起到什么主导作用吧,但是当个参考还是没问题的。

毕竟,洞察模型的事儿上面是知道的,也强烈建议电信企业听一听实验组的报告。

听了董北国的解释,齐磊没觉得怎么样,反而更有点为难了。

“第一,人家不一定听咱们的,多半就是上面的建议,做个姿态。咱们这么认真管什么用?”

“第二,这事儿,您找廖老师就行了,跟我说也没用。说白了,我就是胡思乱想还行,真要讲点靠谱的专业知识,那还得廖老师!”

和几个社科老学究吹吹牛就行了,跟人家企业那吹牛,谁信你啊?

“你看看?”董北国立着眉毛,“让你小子出彩,你还躲上了?”

齐磊,“别!您还是找别人吧,我事儿够多的了!”

说完就跑,留董北国老头儿一个在风中凌乱。

最后气的直咬牙,“这倒霉孩子,就没个定性,多好个机会?”

“就不能再商量商量?再商量商量啊……”

“兴许……我就把支票拿回来了。”

好吧,说开会的事儿,想的却是支票,都快癔症了。

……

中午,齐磊特意去校外的报摊买了份新京报。

昨天那记者说是新京报的,齐磊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登出来。

翻来覆去,也没找着,连娱乐版都看了。

心里还琢磨呢,怎么没登呢?明天登?

第二天,齐磊又弄了一份新京报,结果……还没有。

张洋和寇仲琪见他连着买报纸,忍不住揶揄,“那么想上报纸吗?”

齐磊,“我乐意。”

说完,抬屁股就走,张洋在后面叫,“干嘛去啊?”

齐磊,“上课!陈姥爷的课,不能逃!”

之前就说过,陈姥爷是个牛人,自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