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满门抄斩的大冤种(7)(第3/6页)

他是郑重其事地表明,若是楼锦绣的儿子接任,烈王府第一个不答应。

到时候贺明庭就有充足的理由率领烈王府的铁骑踏平安阳城。

这一次,只是他的小小警告!

被臣子如此逼迫,真是君王之耻!奇耻大辱!

“拟……拟旨……”顺帝脸色阴沉。

即便他心里不愿意,毕竟八皇子身体不算健康,也不怎么聪明,还有个愚钝不机灵的母妃。

可他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八皇子是顺帝唯一的选择。

烈王匆匆而来,告完状后又匆匆回去,仿佛他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揭露顺帝身边的奸逆,没有半点儿私心。

不少原本非常紧张,担心会发生什么事情的百姓们,一下子对明庭很有好感。

怎么看这种行为都有些耿直憨傻!

听说烈王还大义灭亲,揭露了自己的儿子。他真是一位忠心耿耿,毫无私心的王爷啊!

民间,烈王的声誉不断高涨。

百姓们看不穿里头这些复杂的斗争,朝中大臣们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在等着皇帝的下一步。

很快,圣旨下来了。

夏敏德因为勾结赤烈族被五马分尸。

八皇子被立为太子,顺帝定下了四位辅政大臣,还给他订了亲。

九皇子被封为晋王,楼锦绣贬为贵人。

顺帝给太子订的太子妃,来自赫赫有名,传承数百年的世族大家,影响力极大,足以对抗烈王府。

这回他没有立明庭的孙女为太子妃。

因为不敢!

明庭还活着,顺帝怕一旦贺家女生下男孩儿,明庭会立刻扶植外孙,直接给晋国皇室换血。

消息传回烈王府,明庭拿着现成的例子给孩子们上课。

“皇帝的圣旨你们怎么看?说说想法,放心大胆地说!”

“九皇子被封为晋王,似乎不太合适。”四孙女说道。

“晋是国号,封九皇子为晋王,真是太奇怪了。”

“对,这是一招错棋!一个深得父皇宠爱,曾经强有力的竞争者,封号还是‘晋’,封地也是好地方,让即将继位的掌权者如何不忌惮!”

贺小一补充道。

“孙儿觉得,皇室很快就会兄弟阋墙。”

“不错,接着说——”明庭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我!”

贺小三举手发言。

“太子身体不太好,据说性格也很文弱。可太子妃母族强势,这让世族有机会渗入朝中,恐怕日后朝廷会成为大族一堂言,皇权形同虚设。”

“说得对!”

明庭拍手,大笑了起来。

看来,还是贺家以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瞧瞧,跟着他念了一段时间的史书,孩子们的政治敏感度大大提高。

孺子可教!

“你们说的很好,晋国的安宁日子要到头了……当然,不破不立,这也给了我们的机会……”

如今烈王府里,四个儿子被明庭使得团团转,唯有孩子们过得轻松一些。

不过这种轻松也是相对的。

除了随堂抽查,明庭的学堂七天一小考,半个月一大考,一个月还有一次摸底考。

考试内容除了军事、时政、历史、地理、文化,还有武术、科学实践、战略战术和番邦语言……

各种考核名目,五花八门。

六个年纪大的是大班,他们是明庭的重点关照对象,考试难度翻倍。

贺小五有一次瘫在床上跟贺小一诉苦,他很好奇爷爷为什么六十了还这么老当益壮,精神充沛?

如果贺小五知道“内卷”这个词,就能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痛苦”了。

不过,孩子们也是痛并快乐着。

明庭打开了新世界大门,让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爷爷也成了所有孩子心中不可逾越的高山。

他告诉他们为什么天圆地方的错的……

他知道深海里有什么,海那边是什么……

他说月亮本无光,只是借用了太阳的光芒……

他做了一个木盒大小的蒸汽机安放在小木船上,这船竟然不需要人划桨,自己就能在湖上航行……

他们甚至认为,如果条件允许,爷爷可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贺家第三代,无论是17岁的贺小一,还是5岁的贺十一,都如饥似渴地像海绵一样,吸收着明庭传授给他们的知识。

烈王府的孩子们每一天都在进步的同时,北地七郡也在发生着变化。

贺尔单送来的牛被钱太守分发下去,用于开荒。五百头牛,这可都是壮劳动力呢!

至于肥羊和骏马,进了军营。

金银之物,充了军饷。

张刺史也天天忙得昏天黑地,肉眼可见地瘦了下来。

不得不说,被顺帝派来的钱太守和张刺史是能干人。

两人搭档多年,合作默契,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政策,得到了明庭的高度赞扬。

虽然明庭没有直说自己的计划,他们还是凭借蛛丝马迹猜到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