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5页)

薛如意问:“你不是说黎侍郎人还不错?”

“是不错,但他每天都想回去抱小妾,正好成全他啊。当官嘛,就要有上进心。”

薛家几人神情有恢复轻松,仿佛刚才根本没讨论幕后黑手。王晏之把思绪放下,脸上也有了笑容。薛家人总是这样,不管遇到什么事,永远都能用最轻松的方式面对。

王晏之觉得,前十几年积攒在心里的阴郁好像一点点的化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就像是王晏之说的,根本没人再来下毒,好像先前只是个意外。宣传太到位,如意楼在上京城一炮而红,连着几日朝堂上官员都是一副准备随时跑路的架势。

嘉佑帝忍了五天终于忍不了了,等下朝后问旁边的陈公公:“让你派人去如意楼瞧瞧,瞧得怎么样了?”

陈公公张了几次口,最后还是道:“派去的人吃撑了,奴才只好亲自去了几次……”

嘉佑帝盯着他看,眉头微挑:“去了几次?我说怎么近日瞧着胖了。”

陈公公讪笑两声,躬身请罪:“实在是那鸳鸯锅太美味,奴才也没忍住。”

嘉佑帝一听来了兴致:“你让人去买一份过来给朕尝尝。”

陈公公恭敬道:“皇上,这鸳鸯锅,有一口大锅,要现场煮,一堆人围着才有意思。”

嘉佑帝本来放弃吃鸳鸯锅的打算了,哪想去后宫溜达一圈,宫里就弥漫着一股别样的香味,他走到贵妃宫中,才见到贵妃围着一口大锅拼命的吃。

见到他来也不曾注意。

直到宫人咳嗽出声,贵妃才把嘴里的鱼丸咽下去,起身行礼:“皇上今个儿怎么有空过来。”

红白的汤底还在翻滚,氤氲的香气散得整个玉芙宫都是。菜肴摆得摆得满满当当,大冷天的,一看就让人食指大动。

“在吃什么呢?”

贵妃道:“如意楼的鸳鸯锅。”

嘉佑帝瞥了一眼陈公公,接着问:“如意楼的东西怎么弄到宫里来的?”

萧贵妃笑道:“如意楼生意太好,经常满坐。今早听掌柜说可以外带,锅底都是熬好冻成块的,菜和锅也是整个打包送来,干净还在衙门里备案查验过,只是要比在店里贵两成。妾身也是近日太嘴馋,才托人在宫外去带的。”萧贵妃向来得宠,并不觉得这有什么。

“这倒是稀奇,这么大一口锅还能外带?晏之那世子妃当真是厉害的生意人。”

等从贵妃那出来,嘉佑帝突然问陈公公:“朕记得隔两日就是立冬,立冬那日北郊祭祀回来后,家宴就改成吃火锅吧。年年吃饺子也腻,拟一道圣旨去如意楼,办得好有赏。”

立冬前一日,陈公公到如意楼宣旨。如意楼的客人跪了一地,听完圣旨后羡慕坏了。如意楼这是想取代西江月成为上京第一楼啊。

能给皇帝和后妃做家宴,就算只是得一句口头赏赐,也够他们夸耀好久。

陈公公不知有意无意,宣读完圣旨后,当着楼内所有客人的面就道:“薛当家的,好好做,皇上很看中这次家宴。只要做得好,赏赐和‘天下第一楼’的牌匾都少不了。”

薛忠山接旨后立马道:“多谢陈公公提点,草民一定好好准备,明日准时进宫。”

陈公公很满意,又转头朝周梦洁道:“哦,对了,皇上那日还想请薛夫人进宫为皇后瞧瞧脉象。

周梦洁眸光微闪,不动声色的问:“自然有空,敢问陈公公,主要是给皇后瞧哪方面?”

陈公公很好说话道:“皇后怀胎七月,身子不爽利,近日少食。宫中太医瞧过也不见好,听闻薛夫人医术了得,皇后特意求了皇上让您去瞧瞧。”

这算是提点了。

送走陈公公后,薛忠山开始准备进宫要用的东西,看样子还挺高兴:“我同你娘进宫一趟,你和如意他们守好酒楼。”他乐呵呵的,“哎呀,老二啊,你刚弄的牌匾只怕又要换成御赐的了。”

薛二笑了两声问:“你不担心啊,伴君如伴虎。”

薛忠山:“有什么好担心的,阿爹从小就教育你‘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皇帝不就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吗,你爹我在电视里时常见到。”

薛二无语:“那能一样吗?”

“怎么不一样,给皇帝做饭,说出去多有面子。”

薛二扶额,他爹心真大。

进宫给皇帝做家宴是大事,第二日如意楼歇业一天。薛家两兄弟跟着薛忠山去御膳房打下手。薛如意跟着周梦洁进宫给皇后看诊。

这是薛如意第二次进宫,先前只是在外廷,这次去的是内廷。沿路都能瞧见锦衣华服的宫婢拥簇着貌美的美人。

宫人直接把她们二人引进了皇后的瑶华宫。宫内十步一廊,五部一阁,沿路玉兰花开得正盛。皇后卧于寝殿的软榻上,螓首蛾眉,闭目浅眠,即便盖着薄被也能瞧见高高隆起的小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