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太子摊牌了
太子暗地下手的次数越多, 她却要在明面上装的她在向众人妥协,实在是扮猪吃老虎。
如今太子她还没有动所有人的根本利益,所以大家也对太子这种踩在壁垒底线周围徘徊的举动感到闹心, 更重要的是太子她不会主动对付你, 她会非常奸诈地从内部选择瓦解人心。
这让百官们认为太子根本不是真心听取他们的意见,他们也约束过底下的人不要因为一时利益蒙蔽了眼睛,而投靠了太子,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年轻官员主动向太子示好, 太子也变得没有之前那么的低调, 她开始很积极地回应年轻的官员们!这让不少年轻的官员尝到了被太子重视的甜头,然后他们起了太子投靠的心思,哪怕是他们的上官在约束都抵挡不住这股大趋势。
而上官们则是越发感到危机感, 他们认为太子是要试图将他们架空, 然后从而将他们从位置上踢出去,于是他们立即做出了反应, 不再像之前那样是那种观察局势袖手旁观的状态,毕竟太子现在的行为举止都是冲他们来的。
这些上官们开始联合其他六部同级别的大人, 开始对太子进行反制, 他们很聪明不会在镇口城和南镜下手,而是直接对太子的后宫下手。既然太子想捞好处,怎么能让她一个人将好处捞到手里?
群臣们也积极培养自己的女儿打入皇室,他们默契地向慈明宫释放信号。
此举正好变成太后为太子扩充后宫, 而起到顺水推舟的理由。
这一次, 华太后几乎没有和容铮商量的意思,她便将一位齐太傅的孙女给送到容铮的寝殿,这女子生的貌美,唇角还有一颗美人痣, 那是点的春情万种,眼含秋水,楚楚可人,光是瞧她一眼普通男人就要心神荡漾。
容铮接到这位齐家小姐齐敏儿的时候,她正俯首书案前批改奏折,等美人靠近她时,她指了指书案上的砚台,道:“齐小姐会研磨吗?”
“小女一直为父亲研磨。”齐敏儿低着头十分的害羞,她开始为太子研磨,然后一边打量太子的风姿。
果真跟传闻那般被称为玉殿下,只不过从前的太子一直被称为玉殿下也是一种嘲讽,意喻为如玉一样容易摔碎的殿下,也就是笑太子中看不中用。
现在太子监国一鸣惊人,早已经不是那个傀儡太子,现在的太子是一位龙章凤姿,手握大权的主君。
最重要的还是,太子是容王最后的子嗣,她要是想,容王殿下留下的旧部随时会回京为她作为强大的后盾。
这么些年太后有意保持容王旧部的忠诚性,也起到了一定团结的作用。
齐敏儿研磨的时候,她开始主动与容铮搭话。
容铮偶尔回应几句,然而在遇到河间府的奏折后,她特地看了眼,发现这是谭西知府新递上来的折子,上面详细说了南镜运输给河间府的粮食开始减少,而燕商也在一定程度受到了限制入行。
据说是南镜流入人口太多了,所以南镜关口开始限制人进关了。
容铮早先就收到李琴建议严管户口,加强本地户口的请求。如今南镜已经是燕地两制了,许多旧规矩确实跟不上潮流,现在新的趋势就要定新的规矩。
于是,她搬出了人才招揽入籍政策,她明确规定了哪方面的人才,让他们落户。
不过容铮也很清楚,这十年内的南镜经济起码有六成是不属于燕国的,她此举给南镜刺激了经济提高了门槛,只会加强南镜的管理秩序,一旦稳定下来,南镜会发展的更快。
现在大臣们本来就眼热南镜,他们肯定会重新将南镜问题搬出来作文章,以此来捞取利益。
容铮想她与其让利给不交税还可能阻碍大燕经济的官宦人家,她不如多给交商税的商人,和一些交税的平民百姓,于是,她又制定了另一项特殊规则,凡是不交税人士外来入境家庭不纳入南镜入住条件。
并且加强了南镜每家每户,无论是世族还是官员家属,凡是六品以下的官员家属都得交税,连读书人也得交税,这交税是一个举动,同样她也实施了一系列补贴。
比如给私塾的先生的待遇,读书人的季贴,还有当地参军家庭的一定补贴,这些补贴都是跟柴米油盐有关,虽然少,但起码也算拉短了待遇上的差距。
本来容铮想给一些善堂大量补贴的,但鉴于南镜的监管力度,她怕成为当地贪污的一个避风港,于是她就规定公堂每年堆积的陈米以最低优惠价卖给百姓。或者救济百姓,而且如果每年公堂都举办了,她会为公堂善举记一笔,甚至是定了善堂每年周日。
这种名利上的嘉奖总会缓解一下善堂生济,而善堂将由南镜商会固定资助,这也是让善堂在民间得到一定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