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摊牌,强大的蜀汉

郭淮逃走后,因兵少而不敢与马谡正面硬刚,遂将羌地变故尽写于奏折之上,传往洛阳,报于曹叡定夺。

五丈原。

魏、蜀两军对峙的第三个月。

五丈原上土地肥沃、风景独好、易守难攻。

诸葛亮亲率大军驻扎于此,丝毫没有主动出击的打算,只安守高地大营,一边与魏国百姓开启秋毫无犯式的互动联谊,一边种地自给自足,一边又不断的给司马懿下战书,激后者起兵来攻。

挑战信一封接着一封,不要钱似的往驻扎在渭水南岸的魏军大营投递。

信中大意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本丞相都杀到魏国腹地了,你司马懿能忍?还不快快提兵来淦我!”

然而信件发出后,都如石沉大海。

司马懿虽然没有回信,但摆出的架势分明在说。

我还能忍!

司马懿是真心觉得这场仗不好打。

一来,五丈原的地形对主动进攻一方不太友好,蜀军坐拥如此天然堡垒,即使把魏国西线的兵马打光了,都不一定能攻上去。

二来,诸葛亮治军严谨,没有露出任何破绽。

司马懿无处下手。

虽然从川中羌地不断传回的情报中,司马懿推断出,蜀汉如今势头正盛,实力增长极快。

但是没办法,蜀吴两国之中还是吴国更强大一些,更需要重点防范。

所以西线就暂时只能以防守态势耗着。

驻守在渭水南岸,近距离盯防诸葛亮,已经是司马懿目前能够做出的最佳应对方案。

先打蜀还是先打吴?

这个问题司马懿做不了主,当家人是魏国第三代皇帝曹叡。

洛阳北宫,曹叡就这个问题已经权衡了多日。

魏国起初的战略是西守东攻,先吴后蜀,结果曹操在赤壁吃到一场惊天大败。

于是曹操改为东守西攻、先蜀后吴。

局势一开始进展顺利,破马韩、灭宋健、定河西、吞汉中,正待席卷川蜀……

然后就被刘备提着锤子赶了出来。

已经垂垂老矣的曹操无奈,把这个难题留给了曹丕。

曹丕的国策是先吴后蜀。221年夷陵之战时,刘晔曾向曹丕建议联合蜀汉并力消灭吴国(未被采纳),明确提出了曹魏先吴后蜀的战略步骤。

曹丕也曾就统一天下的战略问题问计于贾诩。

贾诩说:“吴蜀两国都拥有山水险要。刘备雄才大略,诸葛亮善于治国;孙权明虚务实,陆逊精通兵势,他们不是据守山林,就是陈舟江湖,短期内难以攻灭。陛下贸然以天威临之,也没有必胜把握。臣以为应该先文后武,修文德以服远人。”

贾诩并没有正面回答谁先谁后,只是主张先文后武,恢复经济,与吴蜀相持,等待天下有变,再伺机而动。

曹丕觉得此法太缓,恐有生之年都难以一统,遂决定效仿光武故事,先吴后蜀,在位七年间,发动了三次攻吴战役。

但先伐吴的策略并没有取得进展。魏吴两国在淮南荆北地区形成了胶着对峙的态势。面对难以逾越的长江天险,魏国无能为力。

曹叡登基后,延续了这种策略。

其实自从曹叡登基伊始,除了应付诸葛亮北伐而被迫兵发陇右、关中、汉中的少数几次兵马调动,魏国的主力军一直都停留在中原中南部和东部,以防范头号大敌东吴。

那场持续一年零七个月的汉中之战,让魏国君臣都深刻意识到,蜀汉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如果先攻蜀汉,魏国就会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魏国主力军队必然会深陷巴蜀间崇山峻岭,难以脱身,继而动摇魏国东面和南面的江北防线。

毕竟,以魏国如今的国力,并不足以应付东西两线同时决战。

尤其是夷陵之战后,吴强而蜀弱。东吴是同盟内战的胜利方,实力大大超越了蜀国。在蜀国暂且不足为虑的情况下,曹魏只能优先考虑东吴这个最大的威胁。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自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以来,蜀汉忽然加紧了吞并西羌的步伐,短短两年便吞并了五部羌人,整个凉州诸郡彻底暴露在蜀汉眼皮底下,这样的态势令魏国朝野震惊。

不得不改变策略了。

曹叡暗暗打定主意。

七月(230年),曹叡召集百官,商议聚兵关中,先退诸葛亮,再反客为主,兵伐汉中。

司空陈群进言道:“陛下,五丈原易守难攻,聚兵再多亦于事无补。而羌地遥远,马谡难缠,臣以为,不若从子午道进发,直指汉中。”

“诸葛亮若闻知道我军去攻汉中,必然回师,如此关中之围可解;若诸葛亮不回师,则我军可乘机去取汉中。”

“此乃诸葛亮前番所施‘围魏救赵’之计也,今以此计还施于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