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似水流年

88年年底的时候, 苏韵便是如约在紧张的拍摄期间,抽空去了一趟纽约,以免奥维茨还继续给她夺命追魂call。

也亏得是《新市镇》的拍摄是她绝对主权,而且身边的助手也是陆陆续续地培养了出来, 否则, 她说不定就只能是忍痛选择一边了——而这个选择毫无疑问就是《新市镇》,毕竟《雨人》这部片子的期望值实在太高而且投资也高, 再加上时间更迫切, 不比《新市镇》可以后补。

虽然这样暂时停工后续再追补的话, 肯定是要比预算多花一些钱就是了。

“能多花多少?你发挥一下你在股市的‘力量’, 分分钟就赚回来了。”奥维茨最近心心念念就是想要拿参考着苏韵在香江的先例, 跟着试验和观察一下这种将热度和流量辗转变现的方法。

要是这个方法真的好用的话, 以后他就能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职业生涯也是能再创一个高峰……

虽然炒绯闻博关注和热度乃是圈中老掉牙的手法,但炒绯闻这种方式多数时候都是有利有弊,在这之前来看, 苏韵和汤姆两个各自“单飞”是要比强合在一起要好, 所以奥维茨早前无疑就是如同那些生怕孩子早恋的古板家长那样, 盯两人盯得那叫一个紧。

直到苏韵剑走偏锋, 将绯闻转化成为吸金利器……

于是奥维茨就一改之前那生怕手底下艺人闹绯闻的做法,特别安排苏韵和汤姆一起出席《雨人》的首映礼, 并且还千叮万嘱地让他们尽量表现得亲密些、再亲密些。

因为最近他正想要在股市那边搞点小动作, 炒起自家公司的股。

亲眼盯着这一次操作之后, 后续几日的股价果然如自己期望那样节节攀升, 奥维茨一边压抑着激动查阅数据, 一边又拨通了苏韵的电话, 让她过来办公室详谈。

苏韵前段时间就和他说过, 打算在未来几年里陆续稀释她在这边的几家公司的股份,让奥维茨帮忙盯着点——没办法,无论是已经做大做强在北美地区有着一定话语权的CAA,还是另外两家掌握了电子科技核心技术的科技公司,都不可能是会让苏韵这一个“外人”,再继续占据较多主导权下去的。

从前规模还没有现在大时,相关部门就已经时刻盯着随时准备动手,如今即将迈入90年代的新十年同时也是20世纪的最后十年,那些沉了许久气的人,也是时候想冒头了。

苏韵在当年开始搞事时,就已经预计到这个结局,所以也是十分顺水推舟地顺从那些人的意愿,开始着手准备事业重心的转移。

反正她在深市和首都那边的科技公司也是逐渐搞起来了,正好可以换一大笔钱,回去支援香江影视的建设和神州大陆的科技建设。

不过搞笑的是,当苏韵开始表现出她那少见的“乖巧”和“识相”的一面之后,那些和她明里暗里斗了多年的人,反倒是有些心情复杂。

像他们这种移民大国,要是苏韵早早老老实实地“归顺”过来,这可能就是他们未来大力培养的时代变革符号之一;可惜苏韵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死脑筋的硬骨头,搞她的消耗比不搞她更多得多,但不理她又容易养虎为患……所以就只能是一直在暗处盯着,勉强维持着一个相对的平衡。

现在,这个特别麻烦也特别能惹麻烦的家伙开始萌生退意,无疑就是让他们这些作为多年老对手的人,感到一种时代已变的悲哀。

当然了,比起那个仿佛总是夹杂着一身风雪的、大格局上的真·老对手,苏韵这个小狐狸的分量,又是轻嫩了亿点点。

但无论怎样,目前和未来的走向,实在是如云雾蔽日一般,令人难以探清。

比起那些时刻忧愁着大格局变化的人,有意无意给他们添了一点小乱的苏韵,在这段时间里倒是非常老实地干着自己的娱乐事业。

而对于苏韵在这段时间里的兢兢业业老老实实,一直都对她挺优待但又在某些地方对她挺刻薄的文娱界,就仿佛是要在80年代的最后一年里将她之前缺失的东西一口气补回给她一般,源源不断地纷涌而来。

先是在第3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雨人》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柏林晨邮报》读者评审团大奖,而其中的男主角达斯汀·霍夫曼也是凭着这部片子拿了终身成就金熊奖和电影金球奖影帝;继而还是在万众瞩目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举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以及最佳男主角四个重量级大奖……

虽然苏韵全程没有在电影里头露脸,但作为金主爸爸的重要性和公关宣传活动时的重要性却是无可否认;而且又因为她足够识相把自己名字排在制片人马克·约翰逊后面,再加上前一届那个冷脸风波等等因素……到最后,她便终于是携手马克·约翰逊,上台去捧走了那一座整个颁奖典礼上分量最重的小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