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3/4页)
沐瑾看都打到中午了,大军打得有点累了,并且一下子俘虏的新兵太多,继续进攻,一旦大军过于疲惫,万一新兵中混有精锐和细作,很可能趁机起来反扑,那会很要命的。
他本来是想把对方的兵卒也给灭了的,但俘虏了也行,虽说处理俘虏能费点事,但遣散回乡能保住生产力。全都是十几、二十岁的青壮,他们要是折了,会出现人口断层的。
广庭郡才一百多万人,十几万青壮抽调过来,相当于一个五六口之家抽走一个刚成年的男丁。
一家人里多活下来一个成年男丁去种地,能顶得上两个成年女性在地里干重体力活,那两个成年女性进入作坊产生的经济价值,足够养活一家好几口。
一对夫妻养两个老人、两三孩子,算是正常状态。一个女人养两个老人、两三个孩子,得累死去。相当于一个人的活两个人干了,没了的那个还是干重力气活的。
能保下这么多的青壮,沐瑾还是想保下的,哪怕缓一缓进攻的脚步,他也乐意。
沐瑾当即下令,让大军押着战俘撤退。
他们只俘获到西门处的新兵战俘,但因为西门这边是防守主力,派的新兵多,放了六万人在这里,因为没有太多抵抗,死得不多,将近六万人,全押到广临关。
沐瑾当即下令,把中军大营、女兵营里,来自广庭郡、平川郡的兵将们去给俘虏们做动员。
各郡的口音都有所不同,家乡话一出,立即亲近几分。这两郡出来的兵将再给俘虏们将将自己原来是什么出身,现在是什么地位,再给俘虏们讲讲淮郡、魏郡是个什么情况,让俘虏们背,“给大将军种地只交在成粮食,不收人头税、可以在自己耕作的地里养鸡鸭牛羊牲畜,养出来的牲畜归自己所有”,背熟的,经过核查,确实是佃户、庄奴,不是细作探子的,立即给发粮食做路费,由大将军派兵护送他们返乡回家。
都是周围县城的人,拢共也没几天路程,再加上沐瑾有派兵在外面清理豪族、散兵游勇,送战俘回去,现成的便利。这些战俘自带口粮,饿不着肚子,不会发生饿急眼出去抢掠的情况。他们回去后,再把背下来的往乡邻间一散拨,豪族想要再招兵,难了!
广庭郡八个县城的豪族手里还是有不少囤粮的,哪怕他们想把秋收的粮食全部拖到郡城,也没有那么多粮车,根本拉不走,只能留在当地藏起来。沐瑾连坞堡都给他们扒了,再挖地三尺找粮仓,连周围山里的山洞都没放过,掏到不少粮食。
他抽调出一批发给俘虏们,真就是不痛不痒。
两句话,背起来可快了,哪怕再是记忆不好、脑子钝,面前摆着二十斤粮食,背熟了,就可以背着粮食回家见家人,而且回去之后,庄子的打手、管事都没了,地还归自己种,且只交三成粮税,那都得卯足劲地背。
对于常年吃不饱肚子的人来说,粮食比天大,别说背几句话,打骂都行。
当天晚上,他们便已经把那几句话背得滚瓜烂熟,理解得相当到位,第二天大清早,排着队在领粮食处背诵,背对了的,当场领粮食,到登记处去登记自己来自哪里。
很多庄奴、佃户连自己是哪个县的人都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在什么里,稍微有点见识的能说出是什么乡出来的,负责登记的人还要查一查,之后才给他们按照县、乡、里分区分,安排到一处,派军队押送回去,当然说法是护送。
一佰骑兵押送一个县的俘虏,八个县分派下来,一个千总营的兵力就足够了。
女兵营的骑兵在各县清荡豪族,对各县乡的情况更熟,且要是这些战俘想跑,两条腿的人可跑不过四条腿的马。她们都是经过横断江血战练出来的,对着这群连矛都拿不稳、又背着粮食一心想着回家的俘虏,一个佰的兵力,足够了。
沐瑾派女兵押送,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让各地的人都看看,在他的麾下,女人也可以打仗当将军、有前途有出息,让他们他打下来的地盘,跟以前豪族治下完全不一样,想让这些人对生活多些期盼和希望,不要活得如此麻木。
他们连挨打都不敢反抗,只会逆来顺受,上了战场跟待宰的鸡鸭没区别,沐瑾看着有点心酸。
当然,还有个目的,就是多宣传宣传,让以后女兵的招兵工作没那么困难。
几万新兵,当天便分到各个骑兵佰领走了。
东、南、北三道城门的新兵全部撤回到城里,派到城墙上,准备用来守城。乔烈这边只是损失新兵,精锐战斗力几乎没有折损,囤积在城墙上依然气势可观。
沐瑾囤兵城外,并没有立即攻城,而是加紧清理周边各县,把查抄的粮食、财物一车车拉到大营,清点过后,留下部分路上打仗用的,其余的都给萧灼华拉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