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3/4页)

康宝没有进宫,德妃还是很遗憾。

说完这话,德妃又改了口。

“罢了,不来宫里也好,宫里说话做事都得小心,康宝进宫才是拘束呢!”

淑婉就猜到德妃会想念康宝,所以她带了东西进来。

“额娘请看这个。”淑婉从怀里取出一张叠好的纸,“我在教康宝认一些简单的字,这是康宝写的。”

淑婉把纸递给宫女,宫女呈给德妃。

德妃笑着接过那张纸,脸上的笑意与请安时候有天壤之别,一看就知道发自真心。

小孩子智力还没发展好,康宝只能写一些简单的字,比如‘大’,比如‘永’,还有几个字缺胳膊少腿。

最复杂的就是正中间的祖母二字,居然一笔不差写对了。

德妃看着这篇字,眼睛都要湿了。

她连声赞道:“好好好,好孩子,写的真好,真有天赋,像他阿玛。”

淑婉:“……”倒也不至于这么夸张吧

德妃快要哭了,“我的好孙儿,出宫了也没忘了我。”

淑婉忙道:“康宝忘了我也不会忘了您啊!毕竟是您一手带大的!以前康宝总在您这里,我就像甩手掌柜似的,现在又生了一个自己带,我才知道带孩子有多辛苦。”

听了这话德妃心里高兴了些,她这个儿媳妇是讨厌了点,但胜在嘴甜会说话。

“唉,你们啊!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隔了一年变得疏离的婆媳关系又缓和了,德妃开始提点淑婉。

“今年是太后娘娘的六十大寿,虽然太后的生辰在下半年,但你们现在也该准备起来了。别不把我的话当回事,我听皇上的口风,他会给太后好好过一次寿。”

宫里的人做事都看皇上的脸色,只要跟着皇上的步调做事,总是不会出错的。

既然皇上表现出对太后寿辰的重视,那么大家也得重视起来。

淑婉连连点头,“多谢额娘提点,媳妇记下了!”

这种时候就体现了后宫有个得宠额娘的好处,皇子也不可能每天都能见到皇上,尤其是搬出宫的皇子,隔好久才能见皇上一面,宫里的消息也很难传到宫外。

但皇上几乎每天都要去后宫,后宫的妃子们闲着没事就琢磨皇上的心思,消息比皇子们灵通。

如果没有德妃提醒,淑婉准备太后寿礼的时候顶多比往年厚两分。但是现在有德妃提醒,淑婉就得回去琢磨琢磨,该怎么准备一份既有诚意,又不寒酸的礼物。

嘱咐完正经事,德妃留淑婉在永和宫用了午膳,然后就打发她出宫去了。

好不容易进宫一趟,也没有机会跟五福晋和七福晋聊天。

淑婉也急着回家看孩子,只能等下次机会了。

回到家里,淑婉把太后过寿的事情跟四阿哥说了。

四阿哥也很烦恼,要想礼物出彩,那就得花大钱去搜罗新奇名贵的物件,要么就是自己做,这样显得有诚意。

夫妻俩一时间想不到好办法,只能派人出去打听打听,看看外面有没有什么稀奇的珍宝。

太后的礼物不着急,反正还有很长时间,可以慢慢准备。

但是送给五福晋和七福晋的乔迁礼物该准备起来了,两家前后脚都搬出皇宫。

搬好家,五福晋下了帖子,请大家去五贝勒府上吃酒看戏。

淑婉得了消息高兴极了,特意打扮了一番去赴宴。

这次太子和太子妃没来,在太子眼里,五阿哥没有拉拢的必要。

他汉话都说不好,办事的能力只是一般,太子瞧不上他。

五福晋一个人忙成了陀螺,只有大家专心看戏的时候她才能清闲一会儿,跟淑婉和七福晋说说话。

“唉,搬一次家可把我累坏了。”五福晋挺直腰板偷偷捶腰。

“平时不觉得,搬家的时候才知道,这院子里的东西怎么那么多!我又要收拾东西,又要准备乔迁宴,可把我累坏了。”

七福晋附和道:“五嫂说的极是,我前天刚搬出来,现在东西还没收拾利索呢!我家贝勒爷嫌我收拾的慢,他也不看看,就他那些东西就够我归整的。

我也不能甩手把事情全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他们只要把东西塞起来就好了,谁管你之前这东西放哪儿,到时候找不见了,我们家那位爷又得说我。”

“嗨,咱们俩是一样的!”五福晋问淑婉,“四嫂,你当时搬家的时候也这样吗?”

淑婉笑着摆摆手,“这……没有,我们家贝勒爷的东西都是他使唤下人收拾的,我只管收拾好正院的东西就行了。”

五福晋和七福晋羡慕极了。

七福晋拍手说道:“瞧瞧人家的爷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归置,哪像咱们俩的爷,那可真是爷,万事不管,什么都找媳妇!”

淑婉并不想秀恩爱来着,她连忙解释道:“我们家的爷要求比较多,我办不来,只能让他自己劳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