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3/4页)

她只希望绣儿平平安安。

等待生产的中途,她还是命银铃去长公主府问问赵如绣的消息,银铃回来,告诉她长公主府的人对此事绝口不提,或是安亭长公主下了命令,根本打听不到什么。

怕她担心,银铃又补充了一句,她会再去打听,但如今这样,许是长公主不想让太多人知晓赵姑娘的事,赵姑娘应当还活着。

碧芜闻言赞同地点了点头,心下顿时宽慰了几分。

断断续续痛了六个多时辰,约莫快到第二日寅时,稳婆掀开被褥,查看了一番,才点头称,可以生产了。

她将屋内多余的人都赶了出去,在内屋外屋隔了一道屏风。让孟太医在屏风外守着,若有问题,随时可以去请示。

屋内的暖炉烧得旺旺的,只留了一条窗缝通气,房门关上的一瞬,碧芜仿佛听见了誉王的声儿。

她不由得心道他来得倒是挺快,她原还以为,许是要等到她生下孩子,他才能赶回来呢。

誉王似是想进来看看,被钱嬷嬷给拦住了,说了什么进去不吉利的话,碧芜也未听清,因她太疼了,疼痛一阵阵漫上来,似在将她抽筋扒骨,五马分尸。

她很想喊叫,可依着上一世的经验,她明白,要想顺利生下孩子,她需得保存体力,在适当的时候才能用得上劲。

果然,没过多久,就听稳婆忽得“呀”了一声道:“遭了,怎得看着,孩子是脚先出来的!”

屋内人闻言顿时都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忙跑到外头去请示孟太医。

孟太医自是见过不少难产的妇人,闻言立刻问稳婆道:“现在矫正胎位,可还来得及?”

“脚还未出来,搏一搏应当还能给正回来,就是,就是……”那稳婆犹犹豫豫道,“王妃的身子实在是弱,要将孩子调回来,孕妇会吃极大的苦头,我只担心王妃受不住啊!”

此事儿确实是有极大的风险,可自古女人生孩子本就是闯鬼门关,闯过了自是最好,可世上却多得是闯不过去的。

孟太医自也不愿碧芜出事儿,可有些事到底还是得提前讲清楚,毕竟就怕万一。

他低叹一口气,推门出去了。

碧芜躺在床榻上,面色苍白如纸,额间流下来的汗都将底下的枕头濡湿了,她虽是疼得厉害,头脑却还算清醒。

她从屏风的缝隙间,看见孟太医出门去,很清楚他是要去做什么。

因前世,她也遭遇过同样的事,她在誉王府偏院,听到那稳婆在门口对张嬷嬷说,去问问府里的主子,这厢难产了,是要保大还是保小。

那时候她躺在床榻上,虽心里有了准备,但还是格外得害怕,因为她知道那答案定然是保小,毕竟留下她,对夏侍妾来说毫无价值,甚至她死了才大大省了她的气力,解决了后顾之忧。

而这一回,她同样很害怕,她亦知晓答案。果不其然,孟太医才踏出门,碧芜就听见门外传来誉王坚定的声儿:“本王只要王妃平安!”

孟昭明道了声“是”,复又进屋来,不知对稳婆说了什么。

紧接着,稳婆绕过屏风,入了内间,对碧芜道:“王妃,您腹中的孩子胎位不正,民妇需得将他调正回来,才好让王妃继续生产,若王妃觉得痛得实在受不住,记得要与民妇说。”

碧芜点了点头,先不管保大保小的事儿,生孩子才是要紧。

那稳婆到底是接生过几百个产妇,经验老道的人了,她将手伸入衾被底下,而后想法子一点点地重新纠正孩子的胎位。

碧芜疼得几乎快晕厥过去,银铃生怕她咬着自己的舌头,在她口中塞了块帕子,让她死死地咬着。

过了小半炷香的工夫,孩子的胎位还未彻底正过来,碧芜却已觉得神志恍惚,有些不行了。

那稳婆没听见她痛苦的声儿,似察觉到什么,抬首看过来,碧芜顿时有些慌了,只努力稳了稳呼吸,定定地看着那稳婆,气若游丝道:“若我有事,记得要保小。”

那稳婆闻言不由得怔愣了一下,“可……”

“你应我!”碧芜眸中透出几分狠厉,“不然,我就同他一道死!”

虽上一世,她和旭儿都平安度过了此劫,可这一世到底和前世不一样,她比前世早生产了十余日,却也不知这回有没有这么幸运。

若注定只能活一个,她自然希望她的旭儿能活下来。没了旭儿,徒留她一人在这世上活着该有多痛苦!

见她这般,站着的另一个稳婆不由得慌了神,忙跑去请示太医。

又是门扇开阖声响,很快,她只听外头一阵骚动,再艰难地抬眼,便见誉王不顾众人阻止阔步闯进来,在她身侧坐下。

碧芜努力出声道:“殿下……您答应臣妾……求您了……答应臣妾……”

誉王闻言眸色沉得厉害,声儿更是冷得吓人,碧芜从未见过他对自己这般态度,“萧毓宁,你是不是疯了,不好好生孩子,却在这儿同本王谈什么保大保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