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小日常(第3/6页)

因云程把人往坏了想,所以看他是贼目精光。

这年头的书生傲气,怕问过头了人家在他面前撞墙,所以云程只跟他探讨这七部作品里的人物情节,以要修改的角度去说,看他能不能说出这样写的目的,当时的构思,整体安排有没其他深意。

态度是很好的,说改就在“嗯嗯嗯”,全盘应下,不接云程的问题,一副任他怎么说,都会改的样子。

云程:“你这样,咱们没法说。”

这书生就笑了,把问题挪到台面上来,“你是不是怀疑这话本不是我写的?”

还玩起了以退为进,说他不能忍受这种揣测。

“你们有顾虑,可以直接不要,这么盘问,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偷了你家稿子。”

一般书斋收稿都很碰运气,像杜家书斋这种有专门小院养着写稿书生的到底是少,所以独家出品也很少,正常来说,到了要谈崩的一步,为了独特性所能带来的利润,都会稳住他。

可惜云程铺子里不缺稿子,今年工期都排满了,还要找别家书斋借工匠,工匠甚至还在带学徒工。收了这七部话本,也是压稿的命,他不着急。

云程问:“不能聊这个吗?”

他还拿了一份契据出来,“你外地来的,可能不知道,我们铺子每一部作品都会签个契据,写明分红标准,也要绝对原创,若违约,会追回所有润笔费,你还得倒赔。”

这东西也算保密协议的一部分,平时很少有人说起,就知道他家试稿过了,会有契据要签。

契据要留路引信息跟指模,李涧当场就拿稿子走人。

云程不是衙门的人,管不了他,叫金掌柜去通知其他熟悉的书斋。

他提醒就够,要收要拒他不拦着。

这事要引以为戒。

若这书生只拿一部作品过来,他们肯定就接了。

云程仔细想了想,府城这边有外地考生,带来外地稿子的机会是有的。

所以到时投稿,看能不能从身份上卡一下,减少踩坑几率。

考生都有廪保结亲,看一下就行。

其他书生,则看能不能找人作保。

不能作保,就随机抽剧情跟人讨论,做试探。

确定流程前,是铺子内部做演练。

已经有过作品的人,除非是近期写的,过早的作品,对书里剧情都有遗忘。

包括云程,现在问他《赘婿》的情节,他只对一些名场面印象深刻,其他都模糊了。

而近期作品,某些景色描写,都能有印象。

后一个演练是拿别人的作品来说。

因为培训班的事,全员都是理论大师,看话本时,下意识去分析,真问起来,比对自己的话本还了解。

云程:“……”

都怎么回事。

搞来搞去,这一步的审核,只能起到预防作用。

最终还得是契据绑着,用倒贴钱来威慑。

云程很心累。

心累的同时,还知道李涧的稿子在府城没人要,他专门到人多的地方去说云程的话本铺子霸道,说多错多,真就被同乡学子认出了话本来历。

诋毁不成,还给话本铺子巩固了名声——这都能看出来。

云程就突然想到了之前叶存山吓邻居的那场戏。

邻居来他们家门前撒泼,他们不好跟人对骂撕打,最终是用秀才欺压乡邻的故事,吓得人现在见了他们就绕路走。

于是云程又叫管理层们来开会,问他们找“托儿”的事。

“咱们演练那么久,也没好的主意,刚好那书生自曝了,咱们就有样学样,排几出有人抄录来骗润笔费的事,趁着外地考生多,让他们都瞧瞧,回头离开府城,还能继续做宣传。”

这批考生里,肯定有人能去京都考。

不能去也没关系,到京都后,他自己把这事散播出去,再由京都那头的外地考生,带到更远的地方,叫大家都引以为戒。

书斋警惕些,写手们都老实些,他们就能省心些。

这事儿元墨不在行,交给柳文柏办。

但要给元墨加戏,“你都是主编了,当然要说你火眼金睛看出来的。”

云程身上的光环已经足够多,不需要再多加一个。

加他身上也没用,回头府城这边还是元墨柳文柏他们管。

要加戏,元墨就参与进来了。

五月里的抄录本投稿事件,引出一堆杂七杂八的事儿,忙到六月才找托儿,排演一番后,还要挑着元墨休沐日来,就等到了六月中旬。

六月中旬,叶存山也休沐。

这件事铺子里只有少数几人知道,排演都搞得神秘,每天如常经营,都还不知道今天有大戏看。

叶存山上回叫了同窗回家一唱一和的吓邻居,云程觉得太尴尬,没去看,叶存山不开心,这次云程就把他从家里拉出来,带他看戏。

没带圆圆,怕到时太乱,顾不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