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第2/3页)

小奶娃经不起瞎嚯嚯,孩子好着就行。

云程最怕这种信了,把事情挪到台面以后,他都不好接话,要叶存山写回信。

槐城来信则照常,分了两封。

一封给云程他们的,很薄,撑死了两页纸。

一封给存银的,很厚,而且是很明显的厚了起来。

叶存山皱了下眉,“他怎么突然话这么多?”

存银也跟着皱眉,“可能是塞了很多白纸。”

陆瑛是有前科的,跟程文杰比谁的信厚时,他往里塞了画片跟美人卡片凑数,整体摸着很厚一封,实际啥也没有。

叶存山顿时有点不开心,看存银的眼神颇为复杂,“你就那么老实?别人给你写这么几个字,你都要巴巴写厚厚一沓。”

真是,什么话都给他说了。

写多了不满,写少了也不满。

存银没急着看信,放一边,去拆礼物。

给他的礼物都会单独贴个条子,就怕人认不出来是给他的一样。

这次礼物不多,是一条马鞭。

叶存山看了,就知道是可以让存银学骑马了。

云程也说该学了,“老追着威风跑,等你跑久了,它习惯了,你再上它背,它颠你怎么办?”

存银皱皱眉,“现在就学?”

他有莫名的不满,明明说他把马养得好,陆瑛教他的。

明白陆瑛不可能来府城,教他骑马的事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也有微妙的不爽。

做不到,干嘛要说。

但在哥嫂面前,他不能这么使性子。

显得很无理取闹,也有些不识好歹,得寸进尺,没眼色。

所以他点头,“哦。”

附带的槐城特产,主要是毛皮,这季节用不上,暂时收起来放着。

他信件的内容要比从前柔和许多,看得出来边关摩擦频率降低,他身上血腥气减少了。

讲了些军营趣事,说了点家里催他在槐城相看的烦心事,一笔带过了有几位相熟的兄弟长眠雪山底下,他觉得那地方太冷,想给人把尸骨挪回家。

这一笔带过的事,反而更加抓心。

后面再说旁的琐碎事情,都无法掩盖这一处的沉重。

云程明白,他就是难受,无处倾诉,所以往他们这关系近,相隔远的一户寄,藏一句心事已经是极为了不得。

回信不能往这处戳,他们当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就好了。

猜着陆瑛应当不会跟存银讲这个,云程就跟存银说:“能买的东西就那些,咱们也不能把府城的东西都买个遍,我看他不缺什么,就缺人聊天,比较……”

寂寞这词,不适合在存银这里说,云程换了个词,“比较无聊,你多跟他说说话好了。”

反正存银每回寄信,都是厚厚一封。

小孩儿再怎么长,怎么变,本性还在,活泼开朗嘴巴甜,碎碎念都有文字藏不住的朝气。

多看两篇小日常的记事,能聊以慰藉。

给存银的信,就不当众拆开,要他自己看去。

云程跟叶存山要给京都跟静河村两处写回信,存银看罩着书桌的帐篷里,只有两张椅子,他便回房拆信。

里面是有两本活页本,一天一张纸的算,叠两个月,也足够厚了。

存银盯着看了会儿,都没敢翻开。

上回来信,陆瑛已经会写点琐碎日常,简短但有趣。

信短,往好了想,陆瑛肯多写了;往坏了想,陆瑛耐性应当不足。

这次塞白纸是有可能的。

所以他先看了收信后写的,单独装在信封里的信。

字怪多的。

的确是要他学骑马,送他马鞭,要自己在府城请人。

别的字句,没能吸引存银注意,唯独亲事这里,存银看了好几遍。

主要笔墨就在这里了。

陆瑛说自己被催着相看,又说槐城成亲的习俗,还对比了跟京都的哪里不一样,最后问存银:“你该到年岁了?”

按照大众算法,他确实到了。

从去年到今年,许多人都问过说过,相隔较远的亲戚还寄来了礼物。

因为明白自己会多留两年,暂时也没心思,至多不过是有收礼的感动,真为亲事激起心里涟漪还是少。

但他此时把信扔一边,不想回了。

如果没理解错的话,陆瑛这个应当是暗示吧?

暗示他,到成亲的年岁,就不好跟外男书信往来多。

难怪要他自己学骑马去。

不写回信,他就闲着。

开门出来,一到院子,就看见了菜园里已经长出来一截的草。

草叶是锯齿形的,存银不喜欢这种草,认为不漂亮。

但现在草还小,挨着挤狱夕在一处,颜色清新娇嫩,看着很有几分可爱,他看多了,也有点喜欢了。

刚挪过来时,草叶尖尖发黄,看着会死一样,几天没管,又自己活了过来。

生命力极为顽强,不需要人去精心照料,就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