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做人不要太攀比(第2/7页)

既怕乡下汉子莽撞,进来二话不说就揍人。

也怕乡下人去县衙说他家收了银子不交铺子,叫县老爷再对他家发作一次。

叶根今天带了叶虎叶勇兄弟俩过来,他们也不闹事,站门口就足够吓人。

来往百姓也有眼色,慢慢就散了,客人走完,他俩就关了门。

王家不搬,他们帮忙搬。

叶庆阳说:“早上我去看过,后院住着的人已经搬走了,我们今天可以在这里歇下,铺面这上下两层需要清理,今天是开不了业,要到明天了。”

叶根都恼了。

这铺子捡了便宜也花了大价格,他们现在还一文钱没挣着,各方面花去不少,就等着卖点毛织品回回本,一耽搁又是一天,看天气,明日还要下雨,瞧着就晦气。

存银说:“我看不是下雨,是要下雪了。”

叶庆阳也说是要下雪,说叶根气得糊涂了。

要下雪的话,云程也担心取暖问题,琢磨着多买些蜂窝煤备着。

煤炭有毒气,家庭不穷困到一定程度,不会去买,做成蜂窝煤以后,买的人也会有所顾虑,但用过了都说好,到时紧俏起来怕不好买。

叶庆阳跟存银都是哥儿,铺子里一堆男人在,叶根不乐意叫他们过去跟人掰扯,下午允他俩在蔚县玩玩,不让去西边码头。

云程就带他们去南边煤铺子买蜂窝煤,路上吹了一波,把两人兴趣拉到最大。

煤铺子生意不算好。

东西做出来后,程公子亲自点了炉子烧水,用肥皂团洗手,也冲泡藕粉喝。

县老爷也试过,当天给杜家送去了些,这才让杜知春有东西炫耀。

他们用了觉得好,才有回购,支持了第一天的生意。

孙阳把主顾定下的蜂窝煤送到地方后,余下的他就走街串巷的卖,回来时还有一筐没卖出去,并一筐云程给他的煤炭,一起带了回来。

他给徐风说见着恩人了,知道住哪里,没问姓名,多给了一筐煤没收银子。

“他年纪看着跟我差不多大,不知是不是别人叫他送信的,但我就看见他了,就当是他吧。”孙阳吃饭时给徐风说。

徐风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遇见人,沉思片刻,道:“这样不行,太明显了,后面让人做煤的时候,可以做高一点的,给他分量足些的煤。”

再收一样的价格,也不会令人起疑。

“不然账面对不上,叫人揪了把柄也麻烦。”

徐风是他们这些人里最年长的一个,在王家时就对后来的人很照顾,多次替他们解围受罚,出来后闹得厉害,也都给他面子,现在是他负责管人。

回去选人干活那天,又闹了一场,他们不乐意把所有银子都投入进去,怕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要容纳三十人多人的铺子,哪里那么容易做?

最后是程公子出银子开铺面,请他们来务工,等过段时日,还有人来接手铺面,不要他们管。

徐风跟孙阳办事积极,有铺子的分红,其他人就只安排了活计,做多少拿多少,愿意过什么日子,都靠自己双手挣。

在王家那些年里,他们都当过短工长工,干活还是干得来的。

这两日又在抱怨定价太低,辛辛苦苦做出来,利润那么薄一点。

孙阳脾气没徐风那么好,低骂道:“也不想想,这东西真的利润高了,还有我们的事儿吗?”

程文瑞正在跟杜禹商量,要把画册印刷出版。

钱从那三样东西的利润里出,现在还没挣钱,他先贴补一些。

这画册他翻得边缘都起皱了,翻到中间前后处境对比那一页,指给杜禹看:“我觉着这送画册的人,应当不是只想帮王家这些可怜人,是想拉拔一下其他穷人家的孩子。”

不让人走弯路。

在岔路口,选择另一条路,会有什么可能。

可以做肥皂团,也可以做藕粉,还能做蜂窝煤。

程文瑞跟杜禹在成品出来后,商量了半天,才得出确定的方案。

画册要推广出去,就会有很多人知道这个方子。

如果一开始定价高了,到时候互相低价竞争时,反而会向坏的一面发展,恶性循环。

不如最初时,他们就不图赚大钱,走薄利多销的路子,让其他人想压价压不了。

到时买家也会因为操作麻烦,省不了几个钱,会选择直接购买。

程文瑞出自太师府,眼界宽,年纪虽小,说话却老成:“不要怕同一个东西做得多了就没法卖,一条街上茶摊能有五六处,包子铺都能开三家,对着街开酒楼,百姓卖菜时整条街都是箩筐,也不见谁家东西滞销。到时,也能让商人们带去其他县城,带一带蔚县本地经济。”

不怕做的人多了,就怕到时商人想进货,他们还没东西给。

画册推出去,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