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5/7页)

隔天,他俩也搬家回到山上。

如叶旺祖所说,大谷村那边,李大道经过一晚的思索,绞尽脑汁把这些年里批命过的人都一一排除,最终定到了叶存山身上。

张口就是:“我不是故意这样算的,是陈金花说除了批命钱,再给我五两银子,我才这样算的。”

陈金花因此动了胎气,叫公公婆婆,还有叶大都没办法发作,存银憋着气,都得围着床榻伺候人。

嫁出去的女儿李桃,也急忙回来看,哭哭啼啼说她娘不可能这样,要跟李半仙对峙。

等到郎中过来,他们家才暂时清净下来。

云程听说后,知道他前阵子没白忙活,喂鸡时都多放了两把鸡食,深藏功与名。

由于叶存山那几天跟船去了府城,被反馈回大谷村以后,李大道只能又坦白了一个。

他说的全是静河村的,因为画纸源头就是静河村。

大谷村的人不干了,这么多人假的,那他们还有人是真的吗?

李大道是没办法继续做算命先生了。

还得罪了一批人,在大谷村都要受排挤。

叶大下午过来给叶存山送树,树是在村西边的树林里砍的。

那边树的年头大,村里谁家有孩子出生就会种几棵,有孩子要成亲,就再砍了做房梁。

都期盼着多子多福,树林越种越大。

叶大要跟儿子求和,昨天特地挑了根好的香椿木砍了。

他这会儿送来还庆幸,还好他是在李大道坦诚前找的叶存山,不然还没办法说清楚。

但是叶存山没有合家的想法。

有条件的话,他还想把存银接过来。

也给叶大说:“分家又不是以后都不往来,就是住的地方不一样,以后就这么着吧。”

总不能把云程放回去伺候人,叫家里奶奶看见他干活不利索,再来一顿□□。

没必要。

叶大本来只想要他一句准话,不是跟家里断绝关系,以后也尽孝管他,其他随便。

如愿了,反而心里怅然若失。

亲父子,叶存山太了解他,没因老父亲露出沧桑样就心软。

这一天,村里很热闹。

惯会挤兑他俩的刘婶都“呸”了陈金花两句,“要分家也不能批这么恶毒的命吧?克亲人,不利兄弟,这是要把人逼死?”

氏族村落,都是亲人,同辈里,全是兄弟姐妹。

别说本村都姓叶,就是附近的其他村落,都有不少人因姻亲往来有亲戚关系。

也就是李大道批命不会四处宣扬,不然这命格传出来,叶存山在村里要过得比那些外姓懒汉还惨。

唯一没被影响到的,就是叶旺祖跟刘云。

刘云造过几次纸,关键步骤她都知道,今天煮树皮时,她也见缝插针的教叶旺祖抄纸晾晒。

纸浆是家里新攒起来的废稿纸,重新碎了泡水。

刘云还说以前确实苦了延哥,现在家里纸多了,才知道正常读书学习是需要多少纸。

云程早已看透。

那些纸都是叶延坚持撕得碎碎细细,泡过了水以后再拿来教人的,生怕被人看见上面写了什么。

那就只能说明,叶延还是没有放弃写小说,也不知道现在写得怎么样了。

叶存山在处理香椿木,云程坐他旁边织毛衣,问他叶延还考不考秀才。

“他怎么不去书院呢?”

叶存山就跟云程讲了下书院的事。

蔚县就这一家书院,是一位老秀才开的,杜先生回乡以后,也被聘任,并且开了一间很照顾寒门学子的书斋。

书院里,分了几个层次。

有些孩子是启蒙,有些孩子是考童生。

最多的一批人就是考秀才的,年龄参差不齐。

“蔚县考举人的少,考上秀才还有想往上考的,会去府城的府学念书。”

他们这里穷,差距没拉开,最大的就四十来岁,有些地方六十了,还在上学考试。

也是穷,一套教科书走完后,很多书生都会选择休学,自己在家里背书,攒够问题再去问先生。

这种情况下,一年给的束脩就低。

叶延读书十余年,底子好,在书院上了两年后,照顾家里条件,就休学了。

叶存山读书晚,还需要先生提点,就还是正常读书上学。

云程对他上学是支持的,要求不高,能有个秀才就行。

下午他俩烧水洗澡洗头,就近坐灶边烤头发。

晚上叶存山守夜,云程也终于能睡他自己的房间,心情极好。

叶存山怕他烫到,盘炕以后,床面稍稍架高,原来的木板也在上面。

云程再躺上去,要比在叶二叔家睡得舒服,温度适中,不冷不热。

他坐床上,掏出压箱底的新棉衣——有钱了,敢穿了。

再把没还给叶存山的中衣拿出来,比对着位置,在衣服左边胸口处,用浅色的线,给叶存山绣上了三个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