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2/4页)

可惜襄临郡王只是嘴上信誓旦旦的说没有与灵王赌气,却无论如何都不肯离开盐州。

月末,酝酿将近两年的战事,终于有了爆发的迹象。

突厥如之前无数次那样,在虞朝注重防守的时候,派骑兵去长城外跑马示威,挑衅虞朝。

教你如何设置页面,快来看看吧!

灵州长城上的关内军已经对这样的挑衅习以为常,他们如同正在狩猎的老虎似的以最大的警惕面对猎物,安静的等待猎物露出致命的破绽。

突厥得意忘形,踏入关内军射程的瞬间,仿佛稻草人似的肃立在长城上的关内军立刻搭弓射箭。

整装待发已久的骑兵也顺着箭雨朝突厥军冲去,势必要留下胆敢挑衅他们的人。

突厥骑兵本就因为躲避来自长城的箭雨队形溃散,又猝不及防的被虞朝骑兵冲到脸上,只能狼狈的逃窜。

城墙上的北疆将军见突厥虽然因为得意忘形吃亏,但撤退时并不慌乱,甚至有余地调整溃散的队形。立刻命人敲战鼓,通知城下的骑兵莫要再追。

这是场从开始到结束只用半个时辰的战役。

作为获胜方,虞朝共击杀突厥九人。

获得战利品:破损的盔甲六套、完整的盔甲三套、破损的兵器三柄长剑。

余下的兵器和已死之人的战马皆被撤退的突厥骑兵带走。

这次的冲突,无论是开始的原因、交手的过程、还是最后双方的得失,都与两年来虞朝和突厥的每场小规模战役大同小异,没有任何会让人特别注意的地方。

五日后,盐州遭遇同样的挑衅。

突厥骑兵突然出现在盐州长城外,反复做出冲锋的姿态。

他们每次都会在进入关内军射程范围前突然停下,故意以蹩脚的汉话大喊‘害怕’、‘不要过来’……然后发出毫不掩饰的嘲笑。

这是突厥和虞朝从长平六年开战以来,第一次将战火蔓延到灵州之外的地方。

彼时虞珩刚好在盐州长城巡视,将突厥骑兵的丑态尽收眼底。

北疆将军看到突厥骑兵,本就不算轻松的脸色顿时变得更加凝重,沉声道,“请郡王去中军大营坐镇。”

“无事。”虞珩摇头。

突厥和靺鞨用整整一年的时间,让虞朝适应对方时不时来挑衅,双方互有胜负的节奏。

不仅避着虞朝的耳目,将靺鞨军队从靺鞨的最东边调到突厥的最西边,还特意用几个月的时间磨合突厥军队和靺鞨军队,绞尽脑汁的解决双方言语不通的问题。

突厥和靺鞨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和心力,必然对这招‘出其不意’给予厚望,绝不会轻易用出来。

起码不会特意派出小队来盐州长城外挑衅,提醒长城上的关内军有敌情,再大军压境。

北疆将领还想再劝,始终站在虞珩身侧的霍玉却往前半步,刚好挡在北疆将领和虞珩之间。

盐州长城外的突厥骑兵,远比五日前在灵州长城外挑衅的突厥骑兵谨慎。无论挑衅时的表现有多嚣张,都没有进入关内军的射程范围。

直到天色逐渐阴沉,突厥骑兵大笑着离开,双方都没有产生言语之外的冲突。

虞珩看着突厥骑兵的背影彻底消失在视线范围内,忽然转身遥望长安的方向。

从今夜开始,灵州和盐州,随时都有可能面对突厥、靺鞨孤注一掷的进攻。

这场战争从长平六年到长平八年,该结束了。

距离盐州长城最近的白池城百姓已经在几个月内,陆续迁往其他地方。如今还留在那里的人,大多都是军户。

平日里种地、织布生活,战时拿起长刀就能杀敌。

突厥在盐州长城外挑衅的夜里,这些军户悄无声息的搬入从城门到城中心,沿途的空房中。

虞珩在中军大营里写下今日寄回长安的信。

他在信中对纪新雪承诺。

明年的新年礼物,会当面送给纪新雪。

当夜无事发生,翌日午间,突厥骑兵又在盐州长城外挑衅。

因为九尺壮汉们的哀求,虞珩老老实实的在中军大营等待突厥和靺鞨的‘奇袭’,没如往常那般亲自去长城巡视,所以没见到突厥挑衅的过程。

听到霍玉以平波无澜的语气告诉他,突厥骑兵以遛鸟拉屎的方式挑衅关内军,虞珩大受震撼。

他立刻回帐篷开箱笼,准备用成色最好的红宝石为谢礼,感谢北疆将军们阻止他去长城巡视。

突厥骑兵第一次在盐州长城外挑衅,所有知道内情的人都暗自提起心。无论是军营,还是军户暂居的区域,皆散发着难以言喻的紧张和兴奋。

突厥骑兵第二次在盐州长城外挑衅,关内军和军户的紧张不减反增,梦中都是浴血奋战的画面。

突厥骑兵第三次在盐州长城外挑衅。

这次他们没再如前两次那般,不给长城上的关内军任何动手的机会,突然冲进关内军的射程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