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承平无双(第6/7页)

回到承平宫时,顾昀正在院子里侍弄他的花花草草,看到她来,问道:“沉姑娘,你去了哪里?”

他面色淡然,语气中却夹杂着一丝担忧。

相思笑:“相思,我叫相思。”

顾昀虽然不知道她为何这样反常,但难得她和他这般亲近,便轻声唤:“相思。”

这恐怕是他这一生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唤她了吧。

她攥了攥袖中的瓷瓶,眼睛酸酸的,笑着说:“中午一起用膳吧。”

顾昀嘴角微微上扬:“好。”

鸩毒涂在了杯盏上,她常去食苑,厨娘不疑有他。

看着顾昀安静的侧脸,她想,她一定要死在他面前,即便不能陪着他,但也要他记住她。

而后,她便端起杯盏一饮而尽。

然而,并没有想象中的疼痛传来。她慌忙朝顾昀看去,但见顾昀手中的杯盏落在地上,正不可置信地看着她,黑色的血顺着他的嘴角缓缓流出。

相思慌乱地去扶他,大喊着:“传太医!传太医!”

她揽着顾昀,脑海中一片混乱。

怎么会这样,她明明喝的是红色的那瓶,难道沉珩骗了她?!

宫人赶来正殿,福来看向相思的目光在一瞬间变得冰冷,而后指着她道:“将皇妃软禁起来。”

【十一】

折腾一日一夜,她的嗓子都喊哑了,仍是没有人给她开门。

她想出去看一看顾昀,她想告诉他,她从未想过要害他。

她呆坐在门边,宛若行尸走肉一般。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十载那样漫长,她房间的门终于被缓缓推开。

阳光热烈而刺眼,她微微眯着眼睛,然后便看到了顾昀。

竟是坐着轮椅的顾昀。

他的脸色带着病态的苍白,看着他绵软无力的双腿,她觉得耳边嗡嗡作响,眼前一黑。

那个高贵清冷的男子,那个不可一世的男子,那个本应该睥睨天下的男子,那个唤她沉姑娘的男子,以后再也站不起来了。

顾昀转着轮椅来到她面前:“沉姑娘,你是东宫暗卫?”

相思身形一晃,这一刻,她多希望自己可以理直气壮地否认,多希望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姑娘。

她沉默着,眼睛渐渐笼了一层水雾。

她看到顾昀的眼神渐渐黯淡下去,自嘲道:“四年前遇到你,我总觉得是上苍对我的怜悯,哪怕要耗光这一生所有的运气都愿意。我从未相信过任何人,唯独信了你。一切都是骗局,是我太傻,竟然觉得这黑暗血腥的皇宫中会有一份纯粹的爱情。我知道你喜欢沉珩,在梦中也唤着他的名字。我喜欢你,如今残了,也怪不得别人。我不怨你,沉姑娘,你走吧,以后不要再见了……”

闻言,相思拉住他的手,慌忙解释道:“我不走,让我照顾你好不好。我不喜欢沉珩,我喜欢你。”

有泪顺着她的眼角流下,顾昀拂开她的手,目光疏离,声音寡淡:“沉姑娘,我不会相信你了……”

沉姑娘,我不会相信你了……

再也没有比这更伤人的了。

相思跌坐在地,胸口如撕裂一般,她怔在那里,身体止不住地颤抖。待顾昀回过身去,她才回过神来想去拉他,却只能触到他冰冷的衣袖。

她紧紧攥着裙角,心如刀割,终是忍不住痛哭出声。

顾昀残了双腿,太子自是欢喜。相思没有了利用价值,身手又不好,太子便不再顾她。

她被驱逐出宫,每日在宫前徘徊,却再没见过顾昀。

沉珩来找她,她闭门不见。沉珩是她的恩人,她不能恨他,却也不想见他。

大雪纷纷扬扬下了整个寒冬,厚重的落雪掩埋了古老的皇城。

承德帝于深冬辞世,太子顾玄登基,流放三皇子顾昀于承州。

不多久,顾昀在封地起兵,九皇子亦揭竿而起。

战火似乎在一夕之间蔓延了西梁。

【十二】

相思随着顾昀去了承州,顾昀的人马在前面走,她在后面偷偷地跟。哪怕顾昀造反起兵,她也没有离开。

战场厮杀,烽火四起,她一个姑娘家自是承受不住这种颠沛流离,没多久便消瘦下来,宛若乞丐。

她的动静终是没能瞒住顾昀,顾昀垂眸看着她:“沉姑娘,我从未怨恨你,你也不必因为自责再跟着我。”

她刚想反驳,突然想到顾昀说过不会再相信她,于是便咬紧下唇,不再说话。

顾昀低叹一声,便不再管她。

她就这样跟了顾昀几百里,看他在军营里练兵,看他在战场上厮杀,看他一路从承州杀到晋阳。即便坐着轮椅,他也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七月初九,两军于晋阳交兵,史称晋阳之战。

晋阳的百姓皆慌乱地往城外逃命,唯有相思一人,逆着汹涌的人群朝烽火里走。

她那样庆幸在充满血腥气息的乱尸中找到了顾昀,她那样庆幸在利箭没入他胸前时挡在了他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