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3页)
画家于是道:【人化成万物,倒过来的意思是,万物化成人,也就是说,人等于万物,人跟万物是同质的,关系密切,密不可分,人跟万物互相循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呼吸,我们呼气吐气,是不是跟外界发生循环了】
这话一出来,不只是书翁、谬丽等人,在场的连【洞察者】以上的人都吓到面色大变。
世界观当场就被颠覆。
菲洛尔头皮发麻,不禁道:“这是什么知识,完全没听说过,万物化人这太荒唐了。”
他们看完画家这段话,全部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一种情况:身边的物质猛地冲向自己,层层包围,然后从自己的嘴、鼻、耳、皮肤等全方面涌入自己的身体内部,土壤、树木、动物、海水、甚至整个大陆。
它们挤入血管、毛细血管,渗入身体的任何角落,如同宣泄暴力,强横无比。
你人类这么小,怎么可能容得进这么多东西?!
他们痛苦万分,只觉自己将要被内部挤爆,像个即将炸裂的膨胀气球。
对了,这个体验就是初次阅读《盘古开天》时的体验!他们吓惨了,连忙转移视线,除了少数几个人外,他们眼睛都不敢再看画家那段文字。
不少人看了一眼后当场就失去了意识。
【只是看一眼身体都要炸了,我承受不住啊】
【这到底是什么知识,太吓人了,这真的是人能想出来的知识吗?不,不对,这真的是人类范围之内的知识吗?人类真的可能想出这种知识吗?】
【太恐怖了,我不敢看,更不敢想!这已经快是【真知者】以上的知识领域了吧】
【真知者】菲洛尔发愣,脱口道:“不,不可能,就我所知,目前绝对没有【真知者】能想到这种知识,不,这真的只是知识吗?”
这说法根本不是人脑能承受的,诡异又疯狂!
他惊惧失色。而下一秒,画家将刚刚的帖子删除了。
【对不起,我忘了提醒大家,这个解读就先删了,如果有需要,请私聊我】
众人连忙喘气,惊魂未定。
“一个解读居然就有这么大影响,这也太吓人了吧,而且这个画家一开始还说了,《盘古开天》每个细节都有意义,这么恐怖的‘意义’居然还不只一个!”
菲洛尔有点傻眼,甚至怀疑自己跟画家看的难道不是同一本书?还是说,因为自己阅读时心存强烈怀疑,所以接收到的情报与其他人并不一样?不,故事肯定是那个故事,少的恐怕是实质的“体验”。
菲洛尔确实想对了。
这时,书翁出现道:【厉害啊画家,这还只是其中一个意义的发现!】
画家说:【不是我厉害,是作者【不详】太厉害了,我从来没有想过,原来故事里面还能蕴藏着这么恐怖的知识,作者【不详】不直接传播知识,而是以故事传播知识,这一定也是一种智慧!】
【不过,刚刚那个知识应该怎么指称好呢,这么多意义,我们是不是要想个标记法】有书友问出了关键问题。
这位书友是一位博物学家,也许是因为工作习惯,她习惯分类事物,整理事物的指称。
【你说的是,但我们目前的词语里面,没有一个能对应得上它,就是造词也想不出来,最多只能用句子描述,而结果就是吓到大家了】画家面色略沉。
邢远如果在场的话,他肯定一下就能看出原因。
画家想表达的主要概念是“自然”,那段话说的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但是就跟“自然”很难完全翻译成英语一样,同理也很难翻译成罗尔塞语,英语通常用nature这个词来翻译自然,其实只翻译出了不到四分之一的意思,不够契合。
nature更强调物性、本质性、机理性,而不是人性、自我主动性,少了“自”的成分,缺乏“自”的“然“当然少了几分意义。
在语义学上,两个词是否同义,要拆分它们拥有的所有词义,所有词义一致,那它们就同义。当然通常来说,翻译并不会这么严格,得亏也没那么多意义丰富的词语。
画家遇到的其实也是一个翻译的问题。
但这里,书翁给出了临时的处理方法,那就是序列化标记。
“好办法啊,这样我们就能将发现的知识整理起来了!”
其他网友都表示了赞同。
菲洛尔看着他们的讨论,手指动了动,非常想参与进去。
【画家先生,还有解读呢,我还想知道《盘古开天》能怎么解!】博物学家的网友又道。
画家道:【目前我还解出了两个,但我觉得还理解不充分,只能大致跟你们说一下。一个是我刚刚给你们看的新文字,它跟之前那个字是一对字,组成起来肯定更加意义非凡,但我还体会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