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中州(第2/4页)

书中人都是真情实感的陆泽瑶追随者,所说的这一段正是文章开头的部分,沈若伊又想笑,又忍不住感动,直想看他们再多夸一点。

——与此同时,她又不禁有些自豪:陆泽瑶是她看着打天下的,与读者们就和朋友一样,她们比书中后人更了解陆泽瑶。

翡不琢不吝啬笔墨,洋洋洒洒写了许多。沈若伊不时看得哈哈笑,她从没想到这样的体裁也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最后,翡不琢又留下了些许悬念。

【元帝真的是千古一帝了,干什么都兢兢业业,唯一一次任性是在登基第八十八年退位的时候,她说要去云游,群臣震惊,挽留了三次皇帝却还是坚持。】

【只能说不愧是元皇帝,一任性就任性了个大的,自那之后,她亲女儿找她都找不见。唯有一次地动大灾,她才短暂地露了一面稳定军心,那个时候元帝已经快要一百五十岁了。】

【给你们说个我听来的小道消息,皇室鸾凤一族墓地不是不对外公开吗?但我有一个朋友和青鸾一族的长老有些交情,她说,其实元皇帝的墓里到现在还是空的,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说不准,元帝至今还活着……】

这篇外传有五千多字,沈若伊却很快就看完了。最后这一段也让她心中划过了猜想:陆泽瑶是原本大雅的修士,难道她后来又回到大雅了吗?就和去往三千世界“渡劫”的夜竹一样,结束后就能重新修炼?

只因为这一点,她心中原本看到喜欢角色成为历史的遗憾感就稍平了。

姜三娘阅读速度和她差不多,到这儿是同样心情。

她默默写下一句:故事结束了,但书中人的人生还在继续。

沈若伊点头。翡不琢先生写得太真,她心想,说不准自己以后走在街上,心里都会闪过“也许这人能遇见陆泽瑶”这样幼稚的念头了……

翡不琢向来走在引领潮流的最前端,这外传一出,修界当即就雨后春笋一般地冒出了许多“灵犀玉网体”,而且还在这个基础上细分,分出了“书友会体”、“讨论集体”等等。

这风格写来轻松,不仅文修能写,普通读者也能写——毕竟大家平时就是这样说话的。

也因此,部分反翡读者认为这种题材拉低了文字水平,不值得提倡。但他们很快就被群众的汪洋大海淹没——只是作为一种外传逗乐的体裁而已,哪里来的那么多讲究?别说是灵犀玉网体了,说不准以后大家都会在灵犀玉网上发文章呢。

至于外传的内容,则没什么人觉得不对。对于当今的普通读者来说,议论皇帝很正常。

可是一部分世家子看了就有些心情复杂:按照书里这个时间线,离陆泽瑶才过去三代呢!百姓们就这样评论帝王,看来翡不琢是真的一点都不把“贵族”看在眼里。

而她写出的陆氏皇室,当然也和她秉持相同的观念,并不在意后人言论。

由于外传是以后世之人的口吻来写的,甚至还有复古派的人因此诞生灵感,根据那五千字外传里的陆泽瑶生平写了一篇《陆泽瑶本纪》,匿名发表在了天下版块里。

这篇短文飞速被盖起高楼,引起惊叹,次日诗千改还专门在报纸杂谈版面写了一篇小点评夸它。

——别人不知道,但围观自己书友会的诗千改知道,这篇本纪的作者大概率是严理繁……

【繁道人】分享的时候说这是他“有一个朋友”写的,诗千改会相信吗?

你说的这个朋友到底是不是你自己.jpg

这篇本纪写得文采斐然,偏偏作者是个匿名,被诗千改登报那么一夸,登时引起热议,众人纷纷想知道其背后作者的真身。

简白派大乐,用冰湖狂生的真香事迹狂呼复古派。

后者则大怒:别让我们找出这个叛徒是谁!

诗千改火上浇油,隔天又写简评:欢迎复古派的道友们继续投稿。

浙州,看到这一切的严理繁:“……”

这丫头真是越发促狭了!

《盛世》的正文内容已经很丰富,诗千改不愿再额外添加,因此外传只有这一篇。

发表之后,琅嬛书社就开始为她准备出版事宜,争取能在文昌大会期间出版完,这样还能拓宽一波海外销路。

“如今七月二十五,咱们差不多可以出发去文昌大会了。”简升白道。

诗千改还没忘记先前的魔教事件,问道:“师父,我们针对未文教有什么预防措施吗?”

简升白听她这样问,顿时有些忧愁,道:“措施当然是有的,至少可以保证普通人不会受影响。但更多的也没了,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二人怀疑的是列星门,要说的话,最优解当然是让整个列星门都待着别动,不要参会。但这不可能,列星门对修界的贡献数不胜数,拿着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就想让人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