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5/6页)

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

宋药连连点头,拍着小胸脯保证:

“没问题的!何老师不是才叫了我们新成语劳逸结合吗?这次我们就劳逸结合!”

赵晓东回忆了一下何老师教的这个成语意思,勉勉强强点头答应了。

“好吧,那明天放假我还上你家去。”

宋药美滋滋的点头应下了。

天才是孤独的。

但是两个天才一起就不一样了。

他们可以一起孤独!

小孩嘿嘿笑着回家了。

一路上遇见的叔叔伯伯婶婶姨姨们看见他,都笑的特别温柔慈祥。

“幺儿,放学啦。”

“来,婶婶刚摘的黄瓜,拿去吃。”

“这孩子真乖。”

自从大家知道风扇是宋药跟赵晓东做出来的之后,他们在村里的人气就窜的可高了。

一方面是觉得孩子聪明,一方面也是宋家找村里买打磨好的木头,买的时候算上了打磨的功夫和运送的功夫,价钱很是不错。

虽然只比城里高了一点点,但是村里人以前哪有这种赚钱机会啊,就说宋家风扇是卖给县里人,人家在县里买不更划算吗?

还不是因为大家一个村的,特地照应。

以前大家都只靠天吃饭,这次突然多了一笔意外收入,那简直太惊喜了。

所以最近村里人干什么都笑眯眯的,心情特别好。

赵晓东还好,赵奶奶提起这件事都把宋药夸了又夸,感谢他愿意带着自家孙子一起做风扇,所以大家都知道,风扇大部分功劳都在宋药身上。

跟县里大家一开始不信不一样,大树村的人都觉得特别合理。

宋药以前还自己做过杀虫药呢。

这孩子从小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两岁的时候,别的孩子天天哭夜夜嚎,宋药就不是。

他可要脸面了,哭都是小声哭。

所以最近宋药走哪都有人给他塞吃的,有时候是干果子,有时候是一口菜,尤其是赵晓东奶奶,她家里一吃好吃的,次次都没忘记宋药。

宋药从小就是被宠着长大的,一点都没觉得不好意思,嘴甜的叫了一圈,美滋滋的揽着东西回家了。

他得回去找找,有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让人淹不死的。

找不到也没关系。

成功做出水力风扇的小孩自信满满,就算找不到,他也可以自己研究嘛,大不了时间长一点。

而这边的赵晓东也回了家,把老师送给他几本书还有宋药又邀请他一起做扇钟跟另一个新玩意的“噩耗”告诉了家人。

赵奶奶喜的不得了:“好,好啊,东东啊,你好好学,奶奶给你做好吃的。”

赵晓东不想吃好吃的,他就想玩。

但想想宋药给他画的大饼里还有个劳逸结合,这才勉强不那么觉得苦了。

等赵晓东抱着书委屈兮兮进屋了,赵奶奶立刻对儿媳妇说:

“明天我们去集市买点糖回来给俩孩子吃。”

赵妈妈一向听婆婆的,答应下来了才问:“上次不是才买了吗?”

赵奶奶说:“多买点,给宋家送去,东东这孩子一直不怎么爱学,有幺儿带着才好点,这次他又愿意带着东东,我们得感谢感谢人家。”

赵妈妈点了头:“行,我再给俩孩子一人织一件毛衣,等秋天到了给他们穿。”

宋药还不知道自己即将拥有毛衣跟糖,他正高高兴兴搜完了关键词画设计图呢。

他的小脑袋里冒出来好多想法。

小孩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一一实践了。

第二天,赵晓东一来,宋药就拉着他一起做起了实验。

俩人吭哧干活半天,赵晓东觉得累了。

虽然他们说好了吃完午饭再玩,但是要劳逸结合呀!

“幺儿,我们该劳逸结合了。”

宋药也累了,他活动了一下手腕:“是诶,那我们走吧。”

赵晓东高高兴兴跟在他屁股后面,然后一进屋,宋药递给他一本书,自己也拿了一本:

“好了,我们来看书吧。”

赵晓东懵了。

“不是劳逸结合吗?”

“是呀。”

宋药有点心虚,但很快理直气壮起来:

“我们手已经累了很久了,所以现在手要休息,看书的时候很少用手,就是劳逸结合啦。”

赵晓东:“……那我们什么时候开始玩?”

宋药有点心动,但他还是坚持住了:

“我们吃完午饭玩一个半小时吧。”

赵晓东:“……”

那不是和上学一样了吗?

他不可置信看宋药,眼泪开始在眼眶聚集:

“你,你又骗我,为什么做一样的事情你不累也不想玩呜呜呜呜……”

宋药吓了一跳,生怕大人听到,赶紧去哄,哄着哄着,也不知道是被对方带动还是怎么着,他也忍不住开始泪眼汪汪了:

“你不要哭了,有什么好哭的,别哭了,呜呜呜呜呜我也很想玩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