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5页)

不过同样。

如果不是知道四叔和燕大人要好,她这会也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提议。

人心终究是偏的,做不到完全的不偏不倚,她信四叔多过信那位燕大人,或许这样的信任太小孩子气,不够冷静理智,但人生要那么多理智做什么呢?

她的这一番想法明明没有诉诸于口,可赵长璟却仿佛能全部感受到一般。

他看着顾姣,看着她眼中的纯粹,脑中浮现许多词,小孩子气、不理智、盲目……却又足够吸引人。

能被人这样全身心信任,还挺好的。

或许是因为他身边太多太多理智的人,这样的一份天真便更显可贵。

“嗯。”

赵长璟看着她点了点头,“走吧。”他放下手中茶盏,拿起先前抄写的往生经,抬脚往外走。

顾姣连忙跟了过去。

雨后天晴,空气里都透着一股子泥土和草木的味道,不难闻,是夏日雨后独有的味道,这次没走长廊,顾姣跟着四叔走的是外面的小道。

小道上铺着鹅卵石,倒也不用担心会被地上的泥水溅到。

顾姣站在赵长璟的身边,她的脚步迈得不算大,但身边人一直保持着与她同行的步伐。

两人这番情景落入弄琴的眼中,使弄琴惊讶之余又不禁再度心生感慨,倘若世子能像四爷这般,小姐又何至于受那么多委屈?

走进一间佛堂。

屋中供着两排长明灯,桌上却只有一块无字牌位。

对于这样一块牌位,顾姣并没有多问,这世上既有依旧崇敬燕大人的人,自然也有对他怀恨在心的,若是让旁人知晓他的牌位被放在这,还不知道会酿造什么后果,这样一想,顾姣小脸也微微有些发白,她忍不住喊了一声,“四叔。”

“嗯?”

赵长璟正在取香,闻言低眸看她,“怎么了?”

“我不会让别人知道今天的事,您放心,我和弄琴姐姐谁也不会告诉的。”顾姣说得很认真,她既担心燕大人被人扰了安宁,也担心四叔被他人摘指。

四叔现在已经腹背受敌了,她可不想让那些原本挺四叔的人也开始转过头来议论四叔。

“嗯。”赵长璟看着她笑了笑,“我知道。”

我知道,而不是我信你。

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顾姣听他这样说,忽然就很开心,她高兴地笑了起来,为四叔这一份信任,但一想到现在是在佛堂,是在燕大人的灵位前,她忙又收敛了脸上的笑容,等接过四叔递过来的香,她走到灵位前认认真真鞠了几个躬。等鞠完躬,她拿着手里的香想插进香炉里,却听身后传来赵长璟的声音,“给我吧。”

赵长璟向她伸了手。

顾姣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但还是乖乖把手中的香给了他,等看到香炉里剩余的香,倒是明白过来,四叔这是怕她被烫到,心里暖暖的,除了家人和九霄哥哥还有秦姨,还从未有人这样护过她,跟着四叔走出佛堂的时候,她忽然小声和人说,“四叔以后一定会娶到一个很好很好的妻子。”

“怎么忽然提起这个?”赵长璟有些意外也有些失笑,他不得不想是不是自己真的年纪大了,有时候都有些跟不上这丫头跳脱的想法了。

出了佛堂,顾姣就没那么多顾忌了,她仰着头弯着眼睛说道:“因为四叔很好,所以小婶婶也肯定得是很好的人才配得上你啊。”

恍如稚言一般的话让赵长璟低笑一声,对娶妻其实并没有什么想法的他看着笑容明媚的顾姣还是说了一句,“那就承你吉言了。”

顾姣听他这样说更开心了。

“笑什么呢?”曹书和弄琴侯在外头,看到两人出来,曹书挑眉笑问了一句。

“没什么没什么。”这是四叔的私事,顾姣不想多说。看了眼天色,也差不多该回去了,她正想和四叔告辞便听他说,“你母亲的佛堂在哪?”

“啊?”

顾姣愣了愣,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等听人说“我去给她上柱香”,她才醒过神,看着人笑吟吟应了好。

从母亲佛堂出来,已是两刻钟后,因为四叔也准备下山了,顾姣便与他一道朝寺外走去,崖时就在马车旁候着,看到她出来起身与她问好,“小姐。”

顾姣跟他点了点头。

“四叔,那我先上马车了。”她跟赵长璟说。

“嗯。”赵长璟的目光在崖时身上滑过,最后又落到了顾姣的身上,看着她说,“我就在你前面,有事就派人来与我说。”

顾姣觉得四叔真的多虑了,都要下山回家了,怎么可能还会有事呢?可她没想到下山路上还真的出了事,只是出事的那个人并不是她。

……

灵山这边因为有广济寺的缘故,来往的道路被修缮得很好,和城中相比也没什么差别,但顾姣还是觉得马车一路摇摇晃晃,坐得头晕,她又是最怕头晕的,于是一坐上马车,她就立刻抱着自己的小丑娃娃靠在弄琴的腿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听到弄琴和崖时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