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相看(第3/3页)

他生得很高,坐在那里手长腿长,面若冠玉,唇色浅红,睫毛长直,最绝的是鼻梁,侧着看过来高而挺拔。

轩轩若朝霞举,濯濯如春月柳,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男子过于俊美,是会比女子还要招人眼的。

张思源同他对坐,看着像是个瘦弱的少年。

谢琅玉偏着头,随手往一旁的位子丢了个软垫,示意她坐,“辛苦表妹走一趟了。”

明月进了抱厦觉着一股凉气扑面而来,连忙应了一声,将食盒递给下人,顺着软垫坐下了。

谢琅玉介绍张思源,叫明月也叫他表哥,“都沾了亲,称呼起来倒是方便。”

像是张姨妈交代过,张思源自明月来了便不自在,觉得心口揣了窝麻雀,看了一眼就像被火燎了眼睛,只红着脸叫表妹。

他穿宝蓝色长袍,胸口带一五子登科长命锁,个子不高,有股板直的书生气。

明月朝他笑笑,见他实在紧张,语气略带安抚道:“张表哥安。”

张思源拢着,垂着头哎了两声,半晌说不出话来。

见他这幅模样,明月自己到不紧张了。

这院里的下人都很有眼色,给明月端了花茶,多推了个小冰笼在廊上,又来了个小丫鬟给她打扇。

明月坐着吃茶,只觉得暑气一扫而空,同方才像是两个季节,面颊上的嫣红都褪去一些。

谢琅玉,“你怎么没去吃酒楼?”

明月笑着道:“我院里收拾东西,耽误久了。”

谢琅玉点点头,没再多问,叫人把棋盘收了,“换个别的吧。”

明月没有多看棋局,只见张思源重重的松了口气,如释重负般地把棋子放下了。

下人们轻手轻脚地收了小案上的物件,换了几幅青玉九连环。又呈了一副字,叫张思源赏玩。

一个穿着粉色小袄的丫鬟跟着跪坐在明月身侧,丫鬟自称紫竹,瞧着二十大几岁。紫竹的衣着首饰,通身气度,倒是比一些小家贵女还有体面。

紫竹笑道:“大娘子喜欢玩这个吗?”

明月没怎么玩过这种精细物件,倒是见明娇玩过,见紫竹一脸期待,只好笑道:“喜欢的。”

紫竹就凑近给她打扇,瞧着她解九连环。

下人们拆了凉食小盒,紫竹又拿筷子夹到明月面前的碗里。碗下一个紫檀祥云小案,这算是贵重家件了,在这儿只是拿来搁碗的。

张思源爱读书,也爱同人辩学,这会见了手中的字画,打眼一看就如痴如醉,一旁有个教养极佳学问又高的谢琅玉,他很快就放松下来,忘记了明月,只拉着谢琅玉辩古论今,好不畅快。

这院里也没旁人讲话了,明月坐在一旁同紫竹拆九连环,耳朵里听着另外两人的话。

两人有一下没一下地聊天。多是张思源在讲,谢琅玉表情温和,时不时应一声。

听得出张思源对他很是仰慕:“我真是眼界窄了,只知道江南是中原灵秀之地,竟不知京城里还有乘风兄这样的骄才。”

张思源惭愧道:“乘风兄为何不下场科考?一甲定有你的姓名。”

谢琅玉手里的棋子轻轻抛了一下,温和道:“我志不在此,张兄是有志之人,不必妄自菲薄。”

明月坐了小半个时辰,只见张思源越讲越来劲,谢琅玉后边都靠在栏杆上,只静静听张思源的话。

明月垂着头解九连环,长长的睫毛垂在脸上,没忍住悄悄笑了笑。

也是少见有张思源这样不会看脸色,又爱言语的男子。

过了好一会,谢琅玉拿热帕子擦了手,适时地打断了张思源,“差点忘记了。”

凉食小盒明月只略吃了几口,谢琅玉握着筷子,吃了一口凉糕,直接化在了嘴里,他把凉糕咽下去,笑着道:“这是江南特色吗,什么都是软的。”

也不知他哪里来的这样的疑问,明月嗯了一声,“这个糖蒸酥酪是硬的,表哥可以尝尝。”

谢琅玉尝了一块,说挺好吃的,就把筷子搁在了一旁。

张思源本也吃起凉食,见他用了两块就不再动,也立刻放下筷子。

一小案凉食就没人动了。

明月放下九连环,自己吃了起来。

现在还没到用膳的时候,别人瞧不上这个,明月倒吃得很香。

早间到现在,她还什么都没入口过呢。

紫竹一碟给她夹一块,照顾稚子一般照料她,明月有些不好意思,还是红着脸都吃了。

谢琅玉半靠在栏杆上,手里握着一把软玉棋子,多看了她几眼。

到了快午时了,日头斜着照进抱厦里头,谢琅玉叫人把帘子打下来,又叫明月往里头挪了一些。

作者有话说:

新文第一天,评论都有小红包~

表哥表妹日常小甜文~

官场制度大多采用明朝时期,风俗习惯就是混搭

ps:轩轩若朝霞举,濯濯如春月柳,这两句是《世说新语》里边的,瑰姿艳逸,仪静体闲这两句选自《洛神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