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4章 万国来朝之以秦为鉴(第2/3页)

林晧然跟着落一枚黑棋,却是继续询问道:“秦二世而亡,然天下并非一分为七,而是由汉代之,国祚四百年之久,此又何故?”

“若愚,你此次召集诸国,所谋之事跟秦一统有关?”郭朴端起桌面上的茶盏,显得若有所悟地道。

林晧然看到郭朴已然是停止下棋,便将手中的棋子放回棋罐道:“秦改行郡县,书同文,车同轨,行同轮,统一货币、计量单位等,正是此举将七国百姓紧密相连。纵是此后王朝更替,但咱们南北之人既可同朝为官,亦可在此喝茶下棋聊天。”

“此次你将诸国召来京城,难道是要效仿秦朝嬴政的做法?”郭朴的茶盏送到嘴边,突然十分震惊地询问道。

虽然不明白林晧然为何总会有这种天才般的想法,但这个计划一旦成功施行,那么可谓是造福千秋万代。

哪怕大明现在没有吞并南洋、东海诸国的野心,只要这些小国慢慢被华夏所同化,将来并入华夏版图不过是早晚之事。

却是不得不承认,林晧然不仅是大明王朝最优秀的首辅,而且还会成为华夏民族最杰出的一位领袖。

林晧然伸手端起茶盏,却是苦笑地轻轻摇头道:“咱们大明仅是宗主国,却还不能如此强制他们这般言听计从,但这确实是我现在所谋求的方向!”

历史最已经证明,单纯的武力扩张并不能造福于民。

明成祖初期,取代安南国政权的胡朝骚扰明朝边境,朱棣一怒之下便派张辅率军深入安南,成功消灭纂位的胡氏政权,得府州十五、百姓三百十二万,在河内设立了交趾布政司进行直接统治。

当地的百姓并不接受明朝的统治,始终视明朝为侵略者,并不断出现起义军,试图推翻明朝的统治。

偏偏地,明朝需要派遣大军长期驻扎在安南,每年的军费开支需要三百万两,但能从越南收到的赋税仅为七万两。

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很快便主动选择放弃安南的统治权,抛掉这个巨大的财政包袱,专心于大明的国防事业。

虽然安南直治失败有诸多因素,但林晧然并不打算走上这一条单纯的武力扩张道路,而是希望吸取前人的失败教训来壮我华夏。

“这确实是咱们值得努力的方向,只是一些国家已经有了他们的文字,这‘书同文’打算如何达成呢?”郭朴终于明白林晧然是在下一盘大棋,喝了一口茶水便继续追问道。

管家一直侯在凉亭,意识到这两位大人物在商谈重要的事情,对着准备前来送糕点的丫环挥了挥手。

林晧然喝了一口茶水,便是开诚布公地说道:“诸国的教育都相当落后,我想要在诸国创建圣人书院,免费吸纳当地有心向学的孩童,向他们教导我们大明的儒家学说,甚至允许他们前来参加我们的科举并进入仕途!当然,大明今后跟诸国亦会有更多的公文往来,而我亦会要求他们的回复函要用汉字。”

“你这个主意倒是可行,只是如此花费定然亦是不小,且那些举人出身的教渝定然不肯前往那些苦寒之地!”郭朴认可地点了点头,但还是有所担忧地道。

林晧然手里捧着茶盏,认真地说出自己的构想道:“教导这些人不需要教渝,甚至都不需要生员的资质,只需要童生水准以上则可。接下来我会在国子监之下再设师范学院,这些能够顺利毕业的生员都属于朝廷的公职人员,然后派遣到各国的圣人书院任职,五年任教结束可回原藉进入县衙任书吏。”

“那如何统一货……?”郭朴知道林晧然的手段恐怕不止这些,正想要继续深挖,结果看到林福朝着这边匆匆地走了过来,不由得打住了话题。

林晧然知道肯定是出了重要的事情,对着来到近处的林福道:“什么事?”

“顺天府尹雷长江刚刚派人来询问,有两名商贩跟渤泥国王一行因争执而发生斗殴,却不知该不该提审他们?”林福气喘吁吁地来到这里,显得十分认真地询问道。

渤泥国?

郭朴听到这个事情,却是不由得露出了凝重之色。

渤泥国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首都居民达万人,下辖十四州,却是由四位大臣和八位副大臣全权管理。

尽管是一个岛国,但得益于土地平坦且肥沃,却是以农业为主,亦是从事“煮海为盐、酿秫为酒”。

早在北宋时期,两地便已经有了友好往来,渤泥国两次派遣使者访宋,而朱元璋初期曾派使者前往渤泥国。

永乐六年,国王麻那惹加那携妻子、弟妹、子女、陪臣共一百五十多人来明朝进行友好访问,同年十月病故,被以王礼埋葬,谥恭顺王。

随着大明执行严厉的闭关封国政策,加上渤泥国自身政权产生了一些动荡,双方的关系慢慢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