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第2/3页)

这算是沈翠做任务以来,最丰厚的一笔资产了。

前头她答应过给穆二胖买这个,让他夜间也能看书习字,此时也就不吝惜购物点,立刻花费200购物点买下了那特制蜡烛。

穆二胖的书桌是系统产出物,可以充当媒介,沈翠说着话就去了桌边,从一个抽屉里拿出了那根蜡烛,假装是事先准备好的。

如系统的介绍所言,那特制蜡烛的模样看起来就和时下最普通的蜡烛没有区别,唯一的不同大概是它像成婚时才会用的喜烛那般有儿臂粗。

当然一根蜡烛用上几年也不符合这个世界的规律,所以它和普通蜡烛一样,一次能烧上几个时辰。

几个时辰之后,它就会回到系统包裹里,下次可以接着再取用。

劳不语看了那模样普通的蜡烛一眼,在这种蜡烛下看书,不用多久眼睛就会酸胀,甚至流泪。

但到底是沈翠的一番舐犊之心,劳不语也没多说什么,想着先带穆二胖学上一会儿,等眼睛不适的时候便停下来。

那蜡烛点上之后,光线既不晃眼,也不微弱,就出在一个十分恰好的舒适区间。

劳不语微微诧异,但也没多想,已经拿起穆二胖的书,准备开始教学。

三百千这三本书,百家姓自然不用说,那就是让孩子分辨姓氏的,其余两本则光会背诵还不成,得需要明白其中道理。

这些东西虽然科考不一定能用到,但它们既做了自古以来的开蒙读物,便自有其原因,说的是这世间常识和人生道理。

劳不语虽也急着让穆二胖成才,却也知道按部就班地一点点儿让他开始学。

“今日咱们先来讲这《三字经》。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丨相远’。就是说人生下来的时候,性情本都是好的,但在人成长的过程中,后天的环境不同,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在舒适的烛光之下,劳不语和穆二胖一个教,一个学,不自觉地都忘记了旁的。

沈翠在旁边略站了一站,见他们开始上课了,便悄悄退了出去。

见她要离开,劳不语又说了一句,“夫人可准备一本《幼学琼林》,这样白日里我带着寒山认新字儿,晚上再为他讲书。”

这是必备的教学用书,沈翠自然点头应下,帮着他们把门关好。

从旧宅出来后,沈翠回到了家中。

周氏比她先一步回来的,已经烧起了灶,暖好了炕。

见她回来了,周氏便询问她晚上吃什么?

“二胖留在劳夫子那边,且得学一会儿呢,大概也就随他一起吃了。就咱俩,随便弄一些就成。”

白日里桌上的好菜,都让沈家人打包给了劳不语。

但郑氏也没忘了照顾自家亲闺女,饭桌上多的一些烧饼馒头,全带给沈翠了。

周氏就把烧饼重新烘热,再就一点咸菜,烧个热热乎乎的白菜汤,便是简单的一餐了。

饭后周氏麻利地把那锅碗刷了,又去烧了热水,端了一盆热水进来让沈翠洗脚。

沈翠却没在屋里,正在收拾原属于穆云川和周氏的那间屋子。

搁之前,她今天忙前忙后一天,肯定懒骨头病发作,能不动就不动了。

今天或许是完成了跨级任务,在原有任务进度上拉动了一大截的原因,她身上说不出的轻松,就好像挣脱了什么桎梏束缚似的,一点没觉得发懒,也就有些闲不住。

周氏跟着响动寻到她,就忙道:“婆母留着我自己收拾就成,您也累一天了,快歇着去。”

沈翠没同她掰扯,想着这屋子原身没动过(懒得动),就一点浮尘,周氏确实能自己打扫好。

她回了主屋,周氏后脚跟了进来,一副纠结神色。

穆云川和周氏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且周氏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满心满眼都是他,并不会想旁的。

所以穆云川并不知道,周氏虽然心思细致,但其实并不大能藏得住心事。

就像现在,沈翠就很简单的能从她脸色中读懂——她既想查探今日穆二胖跟着劳不语学习的状况,却又觉得事无巨细的探听,这种如同探子一般的行为十分不好。

但所幸那些也无不可对人言的,沈翠就顺势脱了鞋袜,一边在水盆中泡脚,一边随意地道:“劳夫子今日为我们二胖讲三字经,明天开始就要带着他读《幼学琼林》。我知道你其实也喜欢读书,若是得空,也可以过去听一听。”

周氏的脸上顿现惭愧之色,“我不配听”四个字都到嘴边了,但是想到穆云川的嘱托,还是点头应下来。

后头周氏就越发闲不住了,又是为沈翠的泡脚盆里加热水,又是给她铺被褥,灌汤婆子。

沈翠看着她忙前忙后的,大概也咂摸出味儿来,今天穆云川大概是让周氏要更紧密地盯着她一些?省的回头一不注意,又像今天似的搞出这么出人意料的大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