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7章 系列化
从零开始,的确很困难,最开始的时候,或许会需要请人,但是,请了别人过来,绝对不是让对方耍一下技术,等到炫耀完技术了就走了,而是要在对方研制的过程中,把己方的团队也给带起来,否则的话,那就还不如自己干呢。
这是他们的一个基本原则。
米娅点点头:“当然是这样的。要鸡蛋,不如要会下蛋的母鸡。”
米娅在国内的时间长了,也学会了不少国内的话,说得那叫一个流利,现在,米娅对于一机厂的需求,也是清清楚楚的。
其实,自动变速器,一机厂自己也在设计,但是,设计的是使用液力变矩器的产品,并没有在原来的离合器摩擦片的基础上改进的产品,这里面有一些门道,还没有摸清楚,所以,就导致了这种初期的产品,顿挫性特别的严重,换挡的时机掌握得太差了。
如果不是菲利普没有心情体验的话,上来这么一体验,就该信心十足,讥笑一番一机厂的道路还有很远了。
总之现在,还是很成功的,一机厂的汽车分厂,在米娅这个总工程师的帮助下,一定可以打造出来一款先进的重卡的。
说完了这件事,米娅继续说道:“你们想不想进行系列化的开发?”
系列化,是很常见的了,比如奔驰的重卡,就是一个系列的,开发出来了一个日间驾驶室,就会有夜间驾驶室,会有低顶,半高顶,高顶,有卧铺,没卧铺等等各种系列,现在,汽车分厂开发的这款产品,按说也是按照系列化来开发的,会有各种不同的车型,载货车,牵引车,工程车等等,这还不算是系列化吗?
所以,秦振华和王二柱等人,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看着米娅,此时,米娅继续开口说道:“这个系列化,不仅仅是重卡,还可以是中卡,开发出来的这款驾驶室,等比例缩小之后,就可以作为中卡来使用。”
一机厂的汽车分厂,发展的轨迹也是很不同寻常的,普通的卡车厂,都是逐渐扩大的,先搞轻卡,然后是中卡,最后是重卡,一机厂则是一步到位,直接就生产重型卡车,这当然也是因为一机厂有这个实力,作为一个重型机械厂,能够造坦克,当然也能够造重型货车了。
现在,米娅却给他们提议,不仅仅造重卡,还可以造中型卡车,这让众人有些奇怪。
“一个成熟的卡车厂,应该是系列化的产品的,重卡的利润最高,中卡则是靠数量来取胜。”米娅说道:“我已经观察到了,国内的各个卡车厂,都在不断地向重型卡车迈进,但是,却没有一款高端的中卡,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中卡也需要有高端的产品,我们如果同步开发一款中卡的话,相信市场前景也会非常广阔的。”
一机厂,一直都打造的是高端产品,开始搞的是奔驰重卡,价格高,质量好,所以,一直都是供不应求,如果和其他的卡车厂进行价格战的话,那就会走进一个死循环里面,一机厂是不会走这样的道路的,他们要走的,必然是高端化的。不靠价格取胜,靠的是质量,重卡是这样,中卡也是这样。
不过,铺开的摊子越大,也意味着投资也会越多,现在,一机厂要开发一款新的重卡,已经投入巨资了,再开发中卡,然后再建立中卡的生产线,那恐怕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啊。
米娅是从技术角度考虑的,秦振华和王二柱等人,则需要考虑到投资的问题,所以,两人都没有表态。
似乎是知道两人在想什么,米娅继续说道:“我也观察到了,贵方的军队,并没有一款合格的军用中型卡车。长久以来,一直都采用的是普通的民用卡车,虽然质量提高了标准,但是,依旧是不适合军队使用的,随着东方大国国力的不断提升,肯定是需要一款新的中型卡车的。”
现在,军队中的卡车,还是以解放,东风这种民用卡车为主的,甚至大部分都不具备四驱的能力,只能是在公路上前进,这些车辆,曾经是军队实现摩托化的中坚力量,但是现在,已经都老旧不堪了,可以说,这些军用卡车,必然会面临着更新换代的问题的,米娅能够看到这一点,还是因为米娅是个外国人,她看问题,放眼全球,所以,高屋建瓴。
“就拿美国来说,他们陆军之中的主力运输车辆,就是FMTV中型战术车辆,这是在80年代为了解决当时存在的中型卡车型号过于繁杂的问题而发起的项目,最终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和美国斯图亚特&斯蒂文森公司拿下了订单。这种车辆,分成了2.5吨级4X4轻中型战术车辆和5吨级的6X6中型战术车辆。这两个型号的大部分零件都可以通用。他们吸取了战场上的经验,给这种车型增加了专门的驾驶室装甲套件,目前,FMTV系列基本所有型号都加装了驾驶室装甲套件,增强了生存能力。美国海军陆战队则大量使用MTVR,这种汽车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驾驶舱的防护问题,驾驶舱直接使用了装甲钢焊接而成,可以防御轻武器的射击和近处小型路边炸弹爆炸的冲击波和弹片杀伤。”米娅介绍起来:“如果东方大国的陆军需要新型的中型军用卡车的话,那么,一机厂的技术实力是最雄厚,而且,这种卡车的动力系统,有增大化的趋势,虽然是中卡,很多发动机都已经是三百多马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