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大明永不和亲
是夜
除夕之夜, 百司休假,京中万家灯火齐明,忙碌的官宦士人也得以休息与家人团聚。
一家大院中, 一长者身桌燕居的行衣头戴东坡帽与亲眷围坐在院中的炭火盆前, 圆桌上摆着一壶烧酒, 几盘点心,旁侧还有一张香案, 置于满月底, 三束青烟缓缓升起后, 家主人起身领着家眷上香迎神除旧,随后便将桌案上送神的点心瓜分,先是给了几个年幼的孩童,随后一家人高高兴兴的继续围坐一团,闲聊守岁。
年幼的孩童因剃了头发, 母亲怕寒冷的天气冻着孩子,便拿出了一个填绒的虎头帽替其戴上, 大人们坐在炭盆前有说有笑, 孩子则在周围的院里追逐打闹, 一人手里拿着耍货, 一人也提着兔子灯,忽然在追逐过程中拿兔子灯的小女孩被绊倒, 芦苇竿做的兔子灯便也被压扁了。
妇人见状一个箭步冲去, 紧张的将其抱起,好在穿的衣裳足够厚实,破烂的兔子灯尖锐部分只是在短袄上划了几道小口子,妇人大松了一口气,只见怀中的小女孩却因兔子灯损坏而哇哇大哭了起来。
妇人连忙安慰, 又指着那几个追逐打闹稍微年长一些的男童轻声斥道:“你们几个作为哥哥,就不知道让着点妹妹吗。”
几个男童面面相觑,见妹妹哭啼,便上前主动将自己手里的灯献上,因小女孩手里的灯是唯一的一盏兔子灯,便不从,依旧大哭不止。
围坐火盆旁的大人,以一个四十多岁,五官立体的中年男子为首,听到旁侧有哭啼声,一年岁稍小的男子起身拱手道:“小娃娃闹腾,扰了兄长守岁的清净,我这就去唤她们离开”
“哎~”中年男子抬手制止,“大过年的,驱赶娃娃作甚,况且为兄福薄,也就到你这儿能够看着如此多孩童承欢膝下了。”
几兄弟除他之外,皆是妻妾成群儿孙满堂,“兄长”最小的弟弟开口道,“兄长正值盛年,嫂嫂如今再不能生育,兄长仕途正盛,纵观这京城的达官贵人,又有几人家中不曾纳妾,膝下无儿无孙,沈氏正是因人丁不兴而衰落,咱们这一支,唯兄长在朝有所建树,何不”
沈逸舟抬手,摇头道:“娶你嫂嫂,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些年我辗转地方,她随我四处奔波,才导致身子骨变弱,我已亏欠于他,又岂能因此纳妾,再伤她的心。”
几兄弟无奈,纷纷叹气道:“当年与兄长定下的婚约的,分明就是”又语塞不敢直言,“李氏为了荣华富贵毁约,如今终遭报应,李家老爷子故去后,成为外戚的权势还远不及从前。”
“罢了。”沈逸舟突然冷脸,“这些陈年旧事,往后家中不得再提,你们从江南赶来京城探望,为兄很是感激,皇城脚下,有些不该言论的东西,切忌莫要再说。”
“兄长教训的极是。”
听见女童的哭声,沈逸舟撩着衣裳起身,走到女孩跟前,妇人见状连忙福身,“老爷。”
沈逸舟亲切的将女孩儿抱起,柔和的问道:“怎么了?”
女孩儿提起手中已经压坏的兔子灯,揉了揉泪眼,“哥哥把我兔兔灯撞坏了。”
沈逸舟遂将女孩儿单独抱至圆桌旁坐下,又将她放于自己膝盖上,“让伯父给你瞧瞧。”发现是用河岸芦苇所制,断裂之后再不能用,便唤来府中下人,“去书斋前的院子里砍一根细竹,要劈成竹筷般粗细,再拿一盏油灯来。”
“书斋前的竹子是老爷亲手栽种一直珍视”
“哎,”沈逸舟再次抬手,“物是死的,砍了可再生,人是活的,岂能一成不变,快去取来。”
“是。”
沈逸舟遂与小女孩讲起了用自己往昔所编成的故事,一边讲故事,一边做着灯笼,很快,竹子经过火烤变得有韧性,又在巧手之下,兔子灯的轮廓就制作做成了,且十分牢靠,他又命人取来纸笔与平时作画的颜料,在宣纸上画出一只粉白的兔子。
兄弟几人围观,纷纷对沈逸舟的画赞叹不已,“兄长不愧是当年被誉为江南神童之人,这简单的兔子在兄长手中,竟画活了一般。”
“这么多年了,我们竟不知兄长还会做这等小玩儿意。”
沈逸舟将灯做好,待干了之后于宣纸外侧刷上一层桐油,一盏新的兔子灯便做好了,“这东西,我也是在年少时偶然看路边一个匠人在做,觉得好看,便去请教了一番,这么多年过去,也仅做了两盏,这是第二盏,终究还是生疏了,远不及当年。”
女孩儿接过兔子灯,瞬间变得高兴至极,便从沈逸舟身上跳下,拿着兔子灯在院中飞跑。
望着女孩儿高兴的模样,沈逸舟渐渐变得伤神了起来,旋即撑着桌子起身,走到月下,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捋着长须。
兄弟几人见他伤感,“兄长又忆起了当年之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