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4页)

这是项小羽的哄娃惯用伎俩,读故事的时候,偶尔会把主人公的名字换成双胞胎的名字,所以这小哥俩听得特别认真。

一本书才十来页,不到五分钟就读完了。

“行了,最后的结果就是你俩帮爸爸把大鲟鱼捕上来了。”项小羽将图画书放回原处,省了三毛钱。

延安眼巴巴地盯着图画书,站在原地不动地方,“妈妈,再讲一遍!”

他还想听后面呢!

“让你哥给你讲!”项小羽拉着两个孩子去排队结账。

吉安在弟弟望过来时,学着妈妈刚才的播音腔一板一眼地朗诵:“在一个星期天的清晨,初升的太阳把八百里洞庭湖……”

除了他记下来的内容,吉安还发挥想象在其中加了点私货,比如把爸爸换成了姥爷,小渔船换成了能突突突的机帆船。

“大鱼打回来以后呢,养在哪了?”延安不停追问,他还记着姥爷把打回来的小鱼养在桶子里给他们玩。

“被姥姥炖啦!”吉安打破弟弟不切实际的幻想。

旁观的宋恂:“……”

“爸爸,这个礼拜的图画书没买!”吉安给弟弟讲完了故事,就找亲爹告状。

“你都已经背下来了,就不用买了。”

“但延安还想听。”

“那你就再给他讲一遍。”

“他想听别的!”吉安拉过弟弟的手问,“对吧?”

小哥俩统一战线一起点头。

后面排队结账的大娘已经旁观小哥俩半天了,这会儿也忍不住替他们说话:“这俩娃好乖呦,你就给他们买一本嘛。”

宋恂跟大娘解释:“架子上那些书他们已经有了,最近没上新货。”

最新的一本已经被他们极会省钱的亲娘念完了。

宋恂也觉得自家这两个娃有点生不逢时。

孟团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从来不吝啬,他小时候能看的书都比现在多。

如今的书店里,适合孩子读的书很少,除了图画书,儿歌书之类的,正经能给1-3岁幼儿读的书基本没有。唐诗宋词那些更是连个影子都见不到。

想给这么大的孩子启蒙,全靠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引导。

所以,宋恂才坚持让双胞胎来市里上学,机关托儿所的老师们都是有正式编制的,至少有初中学历。

“图画书没有新的了,爸爸给你们买一副跳棋怎么样?你俩回家可以一起玩。”宋恂指着柜台里的一个彩色的圆盒子说。

双胞胎根本不懂什么是跳棋,见到亮晶晶的玻璃弹珠,就赶紧点头。

这边爷仨已经私下达成了一致,然而这个提议却被亲娘项小羽无情拒绝了。

“不行,他们万一把玻璃球吞进肚子里怎么办?你又不可能时刻不错眼地盯着他们。”

父子三人:“……”

双胞胎连连保证不吃玻璃球,然而项小羽郎心似铁,说什么也不答应。

宋恂心想,这事是他提议的,这会儿又让两个孩子空欢喜一场,确实有点扫兴。

他在两个脑瓜上摸了摸说:“没事,一会儿咱们买两盒不同颜色的乒乓球,回家以后,爸爸给你们做一副跳棋。”

乒乓球总不会被吞进肚子里吧?

两个没见过啥世面的娃,以为乒乓球也是亮晶晶的玻璃球,蔫哒哒的脑袋瞬间昂了起来,一左一右牵住爸爸的手。

项小羽气得想翻白眼:“为啥每次都是我当坏人,你当好人?”

“那下次咱俩换换。”宋恂笑,“我还得独自哄着他们过日子呢,你多担待点吧。”

项小羽明天还得上班,陪着儿子们去文化公园玩了一下午的转转椅,就得坐车返回公社了。

她反复地跟两个儿子叮嘱,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吃,别人跟他们打听家里的情况也不要随意乱说,有人要是冒充爸爸妈妈的同事朋友来接他们,千万不能跟着人家走。

絮絮叨叨强调了好多遍,让两人挨个重复了一遍,项小羽才不放心地上了车。

眼睁睁看着妈妈独自跳上公共汽车,又在车窗里冲着他们挥手,吉安和延安一边招手,一边懵懵地问:“妈妈干什么去?”

“给你们买菜去了。”宋恂随口说。

吉安不相信,他妈妈刚才上车的时候都哭啦!

“买完菜就能回来了?”

“买完菜还得上班呢,下了班就能回来了。”

小哥俩知道上班是怎么回事,信以为真,欢欢喜喜地跟爸爸回家做跳棋去了。

*

次日一早,宋恂就将两个小子送去了单位旁边的机关托儿所。

他们俩才两岁多,这个年纪可以上小班,也可以上中班。

宋恂想也没想,就把俩孩子送进了中班,总跟一群吃奶娃在一起没意思。

小孩都爱跟大孩子一起玩。

这俩孩子见到托儿所院子里居然有昨天刚在公园里玩过的转转椅和滑梯,完全没有来到新环境的紧张害怕,被老师一左一右牵着手就进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