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工作(第3/6页)

圆圆听了觉得这主意也不错,问,“那我什么都能种吗?”

孙嫂笑了,“当然了,这是你自个儿的家,你想种什么都成!”

圆圆皱着小眉头思考了一会儿,说,“那我想种一棵树,那我就能长得和树一样高了!”

诚诚噗嗤笑了,“好多树都长得比屋子还高呢,你长不了那么高。”

圆圆眨了眨眼睛,“好多树也没那么高,我想种一棵桂花树!”

金山胡同的后院,许老爷子种了两棵树,一棵是柿子树,另一棵就是桂花,是特意修理过得,都只有一人多高。

桂花树花开的时候,满院子都是香味儿。

王妈每年都会采了桂花做桂花酱,用桂花酱做成的火烧特别好吃,一年也就做几回,诚诚和圆圆都特别爱吃。

后院还有一个古老的水井,边上的石头长了厚厚的青苔,诚诚和圆圆好奇,都想要过去看,孙嫂和陈姐也没有一味阻止,小孩子好奇心重,有时候你越不让做什么,越是心里惦记着。

两个保姆牵着他们的手,让他们往井里看了看,说,“这井可深了,小孩子不能在这儿玩,快走吧。”

诚诚和圆圆在后院逛够了,就上前院里来了,林雨珍看看时间,说,“俊生,你带他俩回去吧,我得走了。”

春风饭店就是苗玲玲开的,一开始,只是赁了临街两间房子,后来顾客太多,坐不开,就把人家里面的院子连同几间北屋都赁了。

因此,别看外头的招牌小,里面地方还挺宽敞的。

苗玲玲倒也不是完全的甩手掌柜,休班的时候都会来店里看看,不过,医院休班都是轮着来,今天虽然是周末,她不休班,不在店里。

她堂姐苗金花在店里。

“哟,雨珍来了,快坐吧。”

带朋友来这儿吃了几次饭,林雨珍和苗金花也算是熟悉了,林雨珍笑着说,“等会回来三个人,加上我是四个人,金花姐,你给安排一下菜品吧。”

有服务员给她倒了杯水,苗金花笑着说,“今天早上买到了新鲜的鱼,水库里的鱼,多少有点土腥味,要不红烧?”

林雨珍说,“成。”

苗金花又说,“鸡鸭鱼都全了,再做个京酱肉丝,炒两个青菜,就差不多了吧?”

林雨珍点点头,“再加一个汤吧,清爽一点的。”

苗金花说,“那就来给青菜豆腐汤?”

“成。”

她坐了没一会儿,王雅芳就来了,又过了十几分钟,小马和张庆涵也一前一后来了。

小马说,“这地方不错啊,我以前怎么没主意,这名字也好,春风饭店,听了就觉得心里舒坦。”

林雨珍笑着说,“这店是我嫂子出资开的,这名字,还是我帮着起的呢。”

人到齐了之后,菜上的特别快,除了汤没上,其余都上了,啤酒和汽水也都送过来了。

王雅芳尝了一口白切鸡,说,“挺好吃的呀,这蘸料真的绝了!”

张庆涵私下里,话倒是不算少,他也尝了尝,说,“鸡肉鲜嫩,蘸料够味儿,是挺好吃的。”

在饭桌上,也没怎么谈工作,但即便是闲聊天,大家能坐在一起吃饭,彼此也会更熟悉一些。

有些话在单位说不合适,在这儿说一点都不显得突兀。

都吃的差不多,也聊得差不多的时候,林雨珍笑着说,“张组长,我这经验不足,以后要是有不懂的地方,可能还要麻烦您。”

张庆涵笑着说,“你放心,只要我知道的,绝不藏私。”

他之所以答应的这么爽快,第一个原因自然是对林雨珍的印象不错,他高考没考上北大清华,对北大生都很羡慕,也有一种好感,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最晚明年他应该就调走了。

市政府的秘书处,听着名头挺响,而且他又是公认文笔最好的,但这些其实都是虚的,没什么用。

只要李主任不升迁或者不调走,他就没有出头之日。

前两年,他也动过要调科室的念头,后来想想又算了,换到别的科室,那又是重头再来,还不如就在秘书处呢。

还好这些年他除了写各种没意思的公文,业余也笔耕不辍,去年,他写的小说终于出版了。

因为题材特殊,在市场上算是空白,倒是销路十分不错。

不过,这事儿市政府知道的人也不多,上头的领导们更是不知道,因为他写书签署的是笔名。

他这人,脸皮也薄,也不好意思主动去跟领导们自荐。

可能即便这么做了,也不会有下文。

他在市政府工作这都七年了,已经形成了一个固有的印象了,像他这种只会埋头干活,埋头写文章的人,只是某一方面能力强。

但组织上评定一个干部,是以综合能力为标准的。

和他一起进市政府的同学小周,人家现在已经是文档科的科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