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4页)
诚然康王爷这回是真遭了冤枉,但这些年,舒服日子过习惯了,谁又能保持初心,没干些违纪朝纲的事儿。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更何况,他最近两年的名声,确实不太好。
康王爷刚冒生出来的得意劲儿,消失得无影无踪,脸上也渐渐地变了颜色。
太子便也点到为止,没再继续往下说,回头看向皇上,“儿臣适才已经听京兆高大人说了此事,源头皆因唐家姑娘而起,顾三公子击鼓,诉的是民女失踪,按律法,该有京兆府备案追查,在案件查清之前,无证无据随意污蔑诽谤,我朝皆有律法治其罪行,父皇放心,儿臣定会给皇叔一个公道。”
皇上登基前,不过是前朝皇室的一支偏远旁系,生下来便没识过几个大字。
后来天子失德,才被朝中忠臣拥护夺了皇位。
挥兵收复疆土,行军打仗他再行,要他咬文嚼字说出这番话,就算是豁出他这条命,也未必能做到。
但他的儿,太子能说出来,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大早就堵在殿里吃葡萄的郁闷,瞬间一扫而光,皇上整个人都舒坦了,抬目笑着问康王,“太子所言,王爷可觉得满意?”
来时康王没行跪礼,这会子倒是跪上了,磕头感激地道,“圣上英明,太子殿下自来贤明公道,臣安心等着圣上明断。”
康王一走,皇上再也坐不住了,从龙椅上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转身对太子夸赞道,“看来刘太傅没少花功夫。”
“刘大人才识渊博,儿臣受益匪浅。”
“见如今的模样,也不愧朕当年颇费周折地将你母后抢进了宫。”自己一介泥腿子,想要站稳这江山,就得找个高贵的世家小姐,优化后代。
想当年皇后连骂人的话都不会,气急了就一个字,“你......”
可不就是他最好的人选。
纵然这些年,他有了无数的新欢,在他心头,能坐上皇后之位的,也就只有顾氏。
果不其然,生出来的儿子,也随了她。
雍容高贵,温润儒雅。
皇上对太子很满意,朝政之事大多都交给了他,自己这不就闲得慌,“今日既然你来了,朕有件事正好同你商议,朕上回收复蜀地之时,见北边西戎地,地貌辽阔......”
说到一半,见身边的吴嫔还在,皇上一顿,立马赶了人,“你先出去。”
待吴嫔一走,皇上蠢蠢欲动的野心便按耐不住了,直接同太子道,“朕想开春就出兵。”
“西戎地?据儿臣所知,大多都是姜人,且有不少匈奴人来往,人口极为混杂,父皇若要出兵,儿臣倒是有一计......”
*
打发完康王爷,太子又花费了一个时辰,说服一心想要征战的皇上,从乾武殿出来,眼里的血丝都熬没了。
日头一晒,眼花缭乱。
明公公跟在身后,见太子坐上了撵轿,及时提醒了一句,“顾夫人适才在皇后娘娘那里,哭晕过去了。”
太子回过头,极力挂出了一抹微笑来,问道,“什么时辰了?”
明公公一愣,回头看了一眼大殿上摆着的大白玉盘子。
午时三刻。
该用午膳了。
不对,殿下连早膳都没......明公公一个机灵,头皮都麻了,再也不敢看太子一眼,只催着底下的人,“还愣着干什么,升,升撵。”
*
太子从早上卯时二刻起来,到午时末,才吃到今儿的第一口饭菜。
用完午膳,玉箸一落,东宫门口便陆陆续续来了臣子。
一封又一封地奏折摆在太子跟前,太子坐在书房的太师木椅上,面色和悦,丝毫不见半丝倦怠。
刑部尚书张大人最后一个进来,拿着手里唐家的案子。
“今日本该定案,奈何唐家大姑娘失踪,顾三公子一口咬定,定案之前,唐家姑娘乃是清白之身,京兆府有责任先寻人,再定案。”
来东宫之前,张大人已经去过了陛下的乾武殿。
才禀报了一半,陛下便撂下了一句,“唐家的案子,朕已经交给了太子,有不明白的,你找太子去。”
顾家是皇后的娘家。
要真十全十美了,皇上才该担忧,如今这般出了个冒失的顾三,皇上倒是觉得放心了不少。
再想想自己品貌端正的太子。
啧。
及不上,他又怕些什么......
说到底,也不过就一个没了半条命的南蛮俘虏,跑了他还能捉回成百上千。
但太子说得对,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杀鸡儆猴也挺好。
张大人这才来了东宫,禀报完,又轻轻地加了一句,“顾三公子,还在击鼓......”
最近两天本就没有日头,到了黄昏,天色便有些模糊了。
待明公公进来燃了灯,太子才起身,说了一句,“走吧,去看顾三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