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221千金(第2/3页)
这次拍摄,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机器,以拍摄电影的方式,拍摄所有的制作步骤。
旁白请的专业配音老师,根据制作人说的内容进行配音。保证所有的技艺资料,能长久保存在数据库内,被所有人调阅。
“不帮还是你师父吗。”冷老爷子无奈,“你要是精力旺盛,就帮我把图纸都补全,我看看能不能做出来几件。”
她画的鹤鹿同春,根据图纸上的花纹明晰程度推测,应该是花丝镶嵌技艺。剩余的图纸不清楚是什么技艺,她还没画,自己也看不出来。
正好她也学到了掐丝,自己可以一边做一边教她。
“没问题,我今天就帮你把缺的图纸画下来。”元锦眉眼弯弯。
她告诉过老爷子,自己看到图纸脑海里就有全图。这一年多都在忙着制作,国际友好城市缔结30周年的礼物,没怎么翻那些图纸。
事情说定,元锦拿起手机给科技公司的影像制作部门,吩咐他们安排一组人员明天过来,录制老爷子上课的影像资料。
有影像有解说,制作时间长一些也没关系,至少能保证这些技艺在无人传承之后,还能一直保留下去。
下午3点半。
师徒俩带着制作完成的礼品,赶到省政府。
负责制作备用礼品的另外一对师徒,也碰巧下车。双方打过招呼,一块上楼。
今天转交成品,省内的大师、专家也会过来,进行最后评定。
设计稿画的好,成品不一定好。作为送给国际友人的礼物,技艺方面如果拿不出手,那就只能换一件。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只要定了设计稿,徒弟做不出来师父也会帮忙。
能奚落一两句,那些看师父不顺眼的大师、专家,心里也会舒坦一点。手艺人最大的荣誉,就是帮忙修复、复制一些文物,或者是自己设计的作品被选中,成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
有了这些成就,今后做出来的东西能卖高价,工费也能收得高一点。
师父不在意钱财也不在乎名利,懂的技艺还特别多,跟政府合作的机会也多。他不在乎的机会是其他人想求的,不酸才奇怪。
元锦听着对方没有多少诚意的恭维,礼貌回应。
跟前两次会议相比,今天的专家要少得多。
进会议室坐下,身边的大师便笑着跟老爷子说,“你这徒弟拜师还没两年吧,錾刻技艺可不简单,真是年轻有为。”
“是还没到两年,不过她学得快,做的也比我的好。”冷老爷子老神在在,“一个好徒弟,胜过一筐徒弟。”
元锦差点忍不住笑。
人家的徒弟又不是萝卜,哪里来的一筐。
“谁不想有个好徒弟呢。”专家讪讪接话,有点聊不下去。
冷老爷子也不理会他,掏出自己的手机,戴上老花镜装模作样地看起来。
元锦低下头藏起自己脸上的笑意,努力憋住。
几分钟后,省内的专家、大师全部到齐。
备用礼品《共赢》和元锦的《长青》一起放到会议桌上。
《共赢》是一幅玉雕作品,用黄玉雕刻出代表C省的拱桥,代表友谊的鸽子,水面若有若无的浮现数字30字样。论技艺,玉雕略胜一筹,毕竟是玉雕大师郑老出品。
论寓意,两幅作品要表达的意思都一样。
“这是……她自己做的?”受邀而来的专家、大师,不可思议地看着元锦的作品,“学了多久就开始制作?”
冷老爷子的作品有自己的手法和风格,这件作品一看就知道,并非他亲自出手。
还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人家有骄傲的底气。
“学了半年就开始自己动手做,所有的树叶都是她一点点刻出来的,树叶用的是烧蓝技艺。”冷老爷子淡定出声,“叶子上的脉络和树干的纹路,都不是焊接。”
此话一出,整个会议室彻底安静下来。
学了半年就能做到如此精细,这哪里是什么徒弟,这是天才。
“我还是觉得《长青》最好,生机勃勃,友谊常青。”离冷老爷子比较近的大师举手,“这件作品最符合结交30年纪念,继续延续的寓意。”
有了第一个举手的大师,其他几位专家、大师也陆续举手,同意将元锦的作品作为礼物,赠送给国际友好城市。
两轮投票结束,《长青》以压倒性的25票胜出。
会议结束,元锦将作品转交给政府工作人员,扶着冷老爷子下楼去拿车。
备用礼品设计制作的郑老师徒俩还没走,看到他们出来,主动上前拦住他们,“最近有团队联系我们,希望我们将玉雕的技艺录制成影像,收入到国家文物局的数据库里,你们收到邀请没。”
元锦和冷老爷子对视一眼,双双摇头。
考虑到这对师徒要制作备用礼品,她没让团队去打扰,不知道他们从哪儿听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