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3/5页)

这一次她连手表都没有再看,就这么等着。

不知道等了多久,感觉像是漫长的一辈子,在满是黑暗的时空尽头里,忽听到一声婴儿的啼哭。阮长生和钱钏蓦地转头看向手术室,陈卫东和阮溪也抬起了头。

片刻护士抱着个孩子开门出来,只道:“是个男孩。”

陈卫东急忙跑过去,这次没再往手术室里面闯,哭得满脸是眼泪地问那护士:“我老婆怎么样?我老婆怎么样了?”

那护士把孩子送到钱钏手里,然后看向陈卫东说:“恭喜你,母子平安。”

听到这话,陈卫东忽又笑起来,于是便一边哭一边笑分外滑稽。

阮溪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绷不住了,转头埋进凌爻怀里,眼泪很快就把他的衣服沾湿了。刚才是忍着不敢乱哭,现在则是不管不顾完全发泄出来了。

病房里,陈卫东拉着阮洁的手,趴在病床边继续淌眼泪。

阮洁看着他笑一下,有气无力地开口说:“我没事了。”

她的力气在生孩子的时候已经用光了,没生出来又拉去做手术,更是伤了一层元气,所以整个人看起来异常虚弱,嘴唇都是白的。

钱钏把孩子放到阮洁旁边,红着眼睛软声跟她说:“小洁,你做妈妈啦。”

阮洁转头看一眼孩子,小小的脸蛋皱巴巴的,缩在红色襁褓里,眼睛还没有睁开。她心里瞬间变得异常柔软,笑着说:“小家伙,欢迎你啊。”

两年后。

阮洁抱着儿子陈旭站在枣树边,阮溪摘了几颗枣子拿去水槽边洗一洗,拿过来送在陈旭手边,逗他说:“小旭,叫姨妈,说姨妈最漂亮。”

陈旭口齿不清道:“姨妈最泡浪。”

阮溪笑起来,把枣子塞到陈旭的手心里。

陈旭把枣子送到嘴边啃起来,阮洁放下他让他去找阮大宝和阮玥玩。

她也抬手摘了几颗枣子,洗了洗一边吃一边跟阮溪说话,问她:“你和凌爻都结婚这么久了,还不要娃娃呀?是不是被我当初生小旭的时候吓到了?”

提起这话,那还真的确实是。

当时阮洁生孩子,整个把阮溪吓了一身的冷汗。如果当时不是在城里的医院,还有剖腹产可以选择,而是在深山里面,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阮溪从她手里接颗枣子道:“暂时还不想生,再说吧。”

两人站在枣树边说了一会话,阮翠芝他们把晚饭做好了。阮溪和阮洁一起过去帮忙端菜,把菜端到正房的圆桌上放下来,摆开碗筷也就吃饭了。

吃饭的时候阮翠芝问阮溪:“小溪,设计师招得怎么样了啊?”

阮溪接话道:“今天面试了几个,还是感觉都不怎么样,再看看吧。”

这一年有第一批服装设计专业的大学生毕业,阮溪招设计师已经招了有一段时间了。之前成功招了几个设计师进厂,主要为蔷薇阁的平价服装做设计。

现在她在招的是能力更好一些的设计师,因为她要开始准备做中高端品牌了。生意越做越大,凭她一个人的力量自然是不行。开时装公司,设计部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如今城里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她也该试着开一家中高端品牌店看看了。

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她除了和凌爻结了婚以外,还干了不少其他的事情。

因为城里失业青年太多,许多知青回城后都找不到事情做,一直待业在家闲游,国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一九八四年的时候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通过这一决定的历史事件是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该决定阐明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①

而此次会议则标志着改革开始由农村走向城市和整个经济领域,由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阶段,即改革的展开阶段。②

城市改革开始以后,这两年城城市的发展自然更是巨大的。跟风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而从农村进城市务工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再只是往南方去。

每次只要政策有变化,阮溪都是最先响应政策的那个人。

她在改革的政策落地以后,就立马筹备着注册了公司,又申请办建立了工厂。

在此之前,因为各方面条件受限,注册私企还不被允许,所以她和别人一样,只注册了个体户的营业执照,一直以来都是以个体户的身份在做生意。

但如果想要往大了发展,一直干个体是不行的。

个体有区域限制,只能在本地从事商业活动,开拓不了外地市场。

当然了,差不多也到了她和阮翠芝阮长生他们分一分账的时候。既然要清清楚楚地合伙干事业,要账目分明,那自然就要建立公司分股,因为个体是不能合伙的。

和阮翠芝他们分账合伙创建公司建厂房,都是过去这两年里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