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华夏文娱守门人(第2/5页)

“就好像刚才那些孩子,因为学校和爸妈禁止打游戏,所以游戏这个东西反而对他们有致命的吸引力,关键的问题是手机开始普及了,他们只要努努力就能接触到游戏,这种情况下,打游戏的瘾头会越来越大。”

懂了。

就是那些爱看寒剧的人,有的人一开始搞不好是因为知道这玩意是被限制的,反而来了兴致。

在看的时候,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电视内容,还有一种打破规则的快感。

单卫东接着说:“所以啊,这是国内的原因,外面也有各种舆论压力。所以干脆上面就决定解除一部分寒流试试了,最后的结论是先以网剧的形式引入一批寒剧试试。”

“后来呢?”

单卫东继续说:“当时我们也有各种担忧,担心这个寒流造成很大的冲击,所以我们本来就在做准备。”

等等!

说到这,方澈突然想起来。

当初的那些寒剧是以网络剧的形式引入进来的。

所以单卫东所说的他们在做准备。

“所以您说的在做准备是扶持国内的网剧和网络电影?让国内自生的网络剧先发展一阵子?”

不要觉得对于网剧的正视是一个小问题,网剧和电视剧是两种东西。

网剧的限制更低,受众更年轻,比大部分电视剧都适合与带有新奇特点的寒剧做对抗。

单卫东白了方澈一眼:“所以啊!你当时《城市的边缘》上线,又扯了青年团的虎皮,干脆我们就顺势推进了,这个点直接让你踩上了!”

好家伙,原来是因为这个。

这整的我怪不好意思的。

原来我早就成了抗寒先锋了呀。

有人说,不就是个寒流嘛,至于这么大张旗鼓?

对不起,真的至于。

要想弄明白寒流的影响,首先需要正视一件事情。

那就是寒流附带的属性,是让男性越来越精致化、阴柔化。

说难听一点,就是为了好看,而去雄化。

也就是有人口中的娘……炮……

在地球上,也曾经因为这是吵过很久。

但是只要一说到抵制这东西,立马就会有人跳出来说:这是正常的,这是一种个性差异,我们要尊重,小众文化应该被社会接纳,这是人类文明的进步。难道一个堂堂大国就一点心胸都没有吗?

快一边凉快去吧,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诚然,没有人可以否认,自古以来,就有一定比例的男子,性格里有阴柔的部分,这或许就是基因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生活环境,这个确实是需要理解并且尊重的。

但是你张开眼睛看看,现在的比例比原来多多少?

甚至阴柔的畸形审美都开始大行其道了。

这个比例是超越了基因所能决定的。

都这样了,还搁这偷换概念呢?拿尊重差异的大旗喷人呢?

这根本就不是尊不尊重小众文化的问题。

你眼中的娘炮文化:“尊重个性差异。”

实际上的娘炮文化:“资本家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搭建星工厂,批量生产,打造审美扭曲的拟态社会。”

再阴谋论一点。

在地球上,有一种论调,寒流其实始于脚盆鸡。

上世纪80、90年代,脚盆鸡文化强的一批,动漫、电视剧、综艺,几乎无死角覆盖。

整个亚洲都在模仿脚盆鸡。其中,男团组合“boyband”模式成为公认的偶像模式。脚盆鸡的男团也是全亚洲模仿的对象,风靡两岸三地的“小虎队”就是模仿脚盆鸡的“少年队”。

要知道,在70年代,脚盆鸡流行的还是昭和男,高仓健那种的硬汉,但是一夜之间,风向变了。

满大街都是留长发、化妆、打扮中性的柔美男星。

Boyband男团就是代表。

所谓的娘炮文化也就是从这里开始。

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Boyband男团的偶像模式是谁创造的呢?

一个叫喜多穿的男人。

他创办的“JOHNNYS事务所”很牛,牛到上世纪8/90年代,日本所有能叫得上号的男团、男星都出自他手。

木村拓哉、龟梨和也、泷泽秀明等,都是由他一手捧红,但此人是个人渣。

首先,他有着奇怪的XP。

其次,进入娱乐行业之前,他为米国大使馆工作。

二战之后,米国并不满足于从政、治、舆、论、媒体上控制日本,它还要阉割日本。

喜多穿之前的昭和男,信奉武士道精神,显然是不好控制的。

所以喜多穿出现了。

所以偶像男团出现了。

把昭和男变成了令和男。

而这种审美倾向迅速遍及东亚。

先是入侵了寒国,然后转而去往华夏。

这时候,你还觉得寒流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