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3/6页)

纵观历史改朝换代,屠城屠百姓称王称帝者不知多少。上天不会为这些事惩罚帝王和王朝,只有黎民百姓在哀嚎。

神灵和天地都不会庇佑百姓,能庇佑百姓的只有人自己。所以他不能倒下,不能隐居,他必须为黎民苍生留下些什么。

大明气数已尽,大清气数正是旺盛时。他无法逆天改命,只能孤身入局,影响这个残暴的王朝。

顾炎武自进京之后就看到了这件事。

地震之后,顾炎武完全失去了那仅剩不多的反清复明的希望。

他看着眼前被神灵钟爱的孩子。若他能成为皇帝,或许百姓会过得很好。

就算是昆山、就算是扬州、就算是嘉定,也一定会恢复繁华。

顾炎武突然想起,那些地方其实已经慢慢恢复繁华了。

许多人都已经忘记大明了。他们已经认可自己是大清的人了。

何其可悲,何其可悲。

遗民犹有一人存,遗民只有一人存啊。

顾炎武重新把胤礽抱到膝上,和胤礽说起自己的一些思想和见解。

被无视的康熙摸了摸鼻子,拖了把椅子坐在顾炎武身旁,让赵昌问店家拿来了笔墨纸砚,一边偷听一边做笔记。

顾炎武说的话很通俗直白,力图让孩子也能听懂。

胤礽不但能听懂,还能提问和说出自己的见解。

他们一老一小说了很久,说得口干舌燥,说到戏终人散,华灯初上。

顾炎武一生的心血不可能在几个时辰说完,但他只会与胤礽说这几个时辰。

这几个时辰,他为黎民苍生,暂时为太子师、为帝王师。

走出这扇门,他又是大明遗民顾炎武,是那个和清朝有血海深仇的孤独老头。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道,“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他大半辈子都在为了“保国”而奔走,现在他的所作所为,则是为了“保天下”。

他进入京城,与文臣结交,让子孙门生出仕,便是试图把大清这个“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的王朝影响成一个人能活下去的王朝。

为了“保天下”,他背弃了自己的本心,背弃了血海深仇。

顾炎武嗓子哑了。

他没有喝康熙亲自递过来的水,只用口水勉强润了润嗓子和喉咙,继续教导胤礽。

他最后说的是许多儒生不擅长、甚至鄙夷的治财学问。

顾炎武善于治财。

他家财被豪强占尽,被其追杀满地逃窜,他还被关进监狱里,出来时身无长物。可他每到一处,便自垦田地,置房置产,离开时便将这些资产交给门人,弃掉财产。等到了下一处,继续赚钱置产。

像他这种经历的人,几乎全都贫困潦倒,他却几乎没有生活困顿的时候。

顾炎武在京城当官的外甥徐乾学等人为疏通朝中关节,向顾炎武借了数千白银,顾炎武都懒得去讨要,可见他多有钱。

顾炎武若能出仕,康熙把户部给顾炎武,顾炎武估计能让国库的银子翻一倍。

可惜,可惜,顾炎武不可能出仕,永远都不可能出仕。

康熙遗憾,更加厌恶多尔衮和多铎。

敢情坐皇帝位置的不是你们,你们就可以乱来了吗?我的千古一帝汗阿玛的话,你们都当耳边风!

康熙想了想自家汗阿玛那时候的岁数,脸有点黑。

好吧,不当耳边风才不可能。就跟鳌拜能听我的话似的。

顾炎武勉强熬了熬,终于把自己想说的大致说完了。

只是大致,只是梗概。剩下的,胤礽可以看书自己学。

顾炎武不会敝帚自珍。他的著作本就会公开给所有人看,皇帝和太子想看自然也能看。

康熙再次奉茶,顾炎武再次拒绝了康熙的茶。

他把胤礽还给了康熙,然后摇摇晃晃,深一脚浅一脚走出门。

康熙吩咐人偷偷跟着顾炎武,保护顾炎武安全回家。

胤礽抱着康熙的脖子,父子俩沉默地回宫。

晚上,康熙没有去后宫。

他抱着儿子,长吁短叹。

这个大清,还能有第二个顾炎武吗?很难了吧。

胤礽蹭了蹭康熙:“阿玛,你努力,你可以成为第二个顾炎武!”

康熙:“???”

他捏了捏儿子的脸:“是你好好努力!”

胤礽翻身,背对着康熙:“我不要。我还小。阿玛,你听过一句话吗?”

康熙把胤礽翻过来,正对着自己:“敢用后脑勺对着阿玛,你很嚣张啊。说,什么话?”

胤礽一字一顿道:“慧、极、必、伤。”

康熙抱紧了儿子:“谁说的?不准再说这种话。快睡觉,你还想不想睡了?”

胤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