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奋起(第2/2页)

不仅仅是钢材要自给自足,其他重要部件比如液压缸、柴油机等,都要争取自给自足。

当然,这一切都是远夏的美好愿景,全部实现自给自足实在是太难了,毕竟行远的人力、物力是有限的。不过如果有其他国内企业能够生产,那也算是实现了自给自足,不会被外国卡脖子。

1992年,对郁行一来说也是个重要的年份,从1984年毕业留校至今,他已经工作了足足八个年头,也就意味着,他可以评副高职称了。

有了副高职称,他就能带研究生了。

所以一到可以申请的时间,郁行一就递交了自己的申请资料。从他工作起,除了教学,科研工作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不仅有成绩,发表的论文也都是有质有量,要评这个副高职称,应该是很顺利的。

远夏也很替他高兴,私下无人的时候,他总会调侃地叫郁行一“郁教授”,这几乎已经成了他们小两口之间的情趣了。

副高职称评定结果会在12月份公布,这天远夏接到郁行一的一个传呼,说“今天出职称结果,有点紧张”。

远夏赶紧回了条传呼“不用担心,郁教授是最棒的”。这天远夏早早就下班了,买了菜,还买了酒,准备好好帮他庆祝一番。

远夏做好饭菜,等着郁行一回来吃晚饭。一直等到天黑,郁行一都没回来,远夏赶紧给他发了条传呼“郁教授,等你回家吃饭”。

然而还是没有等到回音,一直到了六点四十,做好的饭菜都凉了,郁行一还没回来。

远夏皱眉,难道是评上职称,请同事们吃饭去了?那他应该会给自己发条传呼或者打个电话说声的。还是说,出了意外?

远夏起身,准备开车去学校看看,刚打开门,便看见郁行一失魂落魄地坐在门前的石墩上。

远夏赶紧过去:“你回来了,怎么不进屋?你怎坐在这里吹风,这么冷的天,你不冷啊?”

郁行一抬头看着远夏,张了张嘴,没说话。

远夏赶紧拉着他的手进屋:“有什么话咱们两个都不能说了?还需要遮遮掩掩的。你手都冰凉的。”

进了院门,郁行一便一把将远夏抱住了:“对不起。”

远夏愣了一下,抱住浑身冰凉的他:“你哪里对不起我了?”

郁行一闷闷地说:“我没评上职称。”

“多大个事,没评上就没评上呗,明年再战。走,吃饭去,我把菜再热热。早就做好了。”远夏拉着郁行一去饭厅。

两人坐在桌边吃饭的时候,远夏才问:“你们学校到底还有什么能人啊,居然连你评不上副高。”

郁行一停顿片刻,说:“我们学院只有两个名额,但是申请的却有三个人。”

远夏惊讶地说:“怎么有三个人,不就你和石磊老师吗?”

郁行一说:“还有一个辅导员也申请了。”

远夏愣了一下:“辅导员的职称跟你们不一样吧?”

“是不一样,但是副高名额就只有两个。她上了,我没上。”郁行一说。

“他也够资格了?”远夏问。

郁行一说:“应该够吧。”

远夏看着他好笑:“没评上就算了。明年再申请吧,还不回家,难道怕我笑话你。”

郁行一叹气:“我本来以为评上副教授,以后就有带研究生的资格了,可以多帮咱们找个帮手来呢。结果成了这样,感觉有点对不起你。”

远夏凑过去,在他脸上亲一下:“郁教授你好可爱!”

郁行一不好意思地说:“还不是教授。”

远夏认真看着他,深情款款地说:“不,你什么时候都是我的郁教授。”

郁行一红了脸,心中的委屈、不甘与羞惭也随之消散了下去。

隔天远夏去屈教授那儿打听了一下,郁行一的名额是被那个女辅导员给顶掉的,因为这个辅导员跟刚刚晋升的院长私交甚笃,而这名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口碑并不好,其先进工作者的资格也是这个院长给的。

急于升副高的原因,是因为越大明年要建一批教职工福利房,需要副高职称的人才有资格分房。

屈教授满脸愤怒:“世风日下,世风日下!竟会有这样的败类当工学院的院长,是我们工学院之耻!不好好搞学问,就知道乱搞男女关系,被这样的蛀虫败类占据要职,越大迟早要完!”

远夏也十分愤怒,替郁行一惋惜,他只怕已经听说了这事,只是不齿开口罢了,输给这样的人,他自己估计也觉得没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