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招聘(第2/2页)

因为南方谈话之后,中国经济会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期,国家GDP增幅能达到14%,经济腾飞,势必会带来物价飞涨,囤积一些原材料,就是节约成本。

今年广交会上,电动缝纫机销量也十分可观,卖出去了将近两千台。经济在持续两三年的低迷之后,终于迎来了井喷期,民营企业又焕发出了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远夏目前并没打算放弃缝纫机这个领域,自卸车利润丰厚,但毕竟销量有限,去年只卖出去了不到一千辆,缝纫机利润相对薄,但销量大啊,目前还是相当赚钱的产品。

而且远夏目前还在投入研发,负责研发的人员是屈文渊,研发方向是电脑缝纫机。

尽管现在电脑缝纫机还不是主流,但随着电脑的普及,它马上就要成为主流了,这个市场不能错过。

屈文渊本来就全程参与了电动缝纫机的研发,此刻让他负责这个,也算是熟门熟路。师院的研发能力虽然远不及越大,但胜在校领导重视,款拨、人员配置都比较充足。

广交会结束之后,已经是四月底,大学也即将迎来毕业季,远夏开始准备去各大高校招生。

第一个去的自然是越大,这是他的母校,郁行一也在这里工作,校领导和学校老师都跟远夏比较熟悉。

学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将行远机械的招聘信息张贴在了各个系的公告栏,一些老师还跟毕业班的学生宣传了这个信息,让有意愿进私企发展的,可以去试试。

这几年大学生还是包分配的,但是随着国家恢复高考的时间越长,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很多大学生分配的工作不像一开始那样专业对口。

而且很多单位效益不好,随时都有倒闭、破产的可能,这就意味着可能失业,哪怕是大学生,毕业之后也未必会有铁饭碗了。

这些年从国企事业单位下海的人越来越多,有些是有抱负的人不愿意待在单位喝茶看报度日,有些则被逼下海的,因为单位倒闭了。

这个想法也逐渐影响到了象牙塔内的大学生,以前的大学生只用担心分配的单位好不好,现在得担心分配的单位倒不倒。

招聘那天特意选了星期天,远夏、郁行一和郑工三个人担任招聘官。郁行一和郑工负责专业面试,远夏负责回答待遇问题,以及工程师以外岗位的招聘。

来的人不算少,看着有二三十个样子,因为符合行远招聘的专业比较多,跟机械相关的都招,包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工程力学、材料等,也招财务、行政、宣传、人事等岗位的人才。

不排除有人是过来看热闹的。

招聘工作并不顺利,首先,学生们最关心的户口问题,远夏就没法给他们解决。他承诺的是以后政策放宽了,会第一时间解决他们在越城落户的问题。

远夏当然知道自己并不是在画大饼,因为以后户口会放宽,城市会吸纳大量的农村户口,但目前国家政策还没放开。

学生们也不像远夏一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们不大相信一个看不见的大饼。

这点,行远就比不上那些效益不好甚至即将破产的国营单位,毕竟人家能第一时间为毕业生解决户口问题。

因为户口问题打退堂鼓的就有半数以上,城镇户口对农村毕业的学生来说太重要了,他们努力十几年,就是为了脱离祖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不可能再愿意回到农村去。

留下来的,多数是不太关心户口问题的城镇学生,毕竟户口就算退回原籍,也依旧是商品粮。

郑工看着那些听到没法解决户口就走了的学生,无奈地摇头苦笑:“这个户口问题真是个大问题啊。”

远夏说:“是的,目前确实是个问题。不过我相信,户口问题以后都不是问题,国家政策一直都在调整,以前不允许干个体户,要割资本主义尾巴,如今民营企业都能办了。以前进国营单位就是捧铁饭碗,如今破产倒闭的国营单位还少吗?现在大家都觉得城镇户口好,没准再过十年二十年,反而是农村户口吃香了呢。”

远夏这话是跟郑工说的,也是跟在场还没走的学生说的。

接下来面试继续,面试技术的,由郑工和郁行一负责,面试其他岗位的,远夏负责。

90年代的大学生,又是重点大学,学生素质都是相当过硬的,只要不在大学里混,可以说都是精英。

这批面试的学生中,不合格的极少,但远夏也不能都要,他们从中挑选了四名机械专业的学生,还招了一名会计系的学生。

当然,选择是双向的,远夏知道,即便是他们选中了对方,最后来不来,还得看对方的选择。

不过远夏也不担心,他是广撒网,除了越大,还有其他几所学校呢,总会有人愿意来。